“准00后”一人一机守护5000亩稻田|农事无人机飞手故事②
小时候对于农活“能躲就躲”的他,如今却欣然当起了新农人。人机人机这一切都从无人机开始。守护事无“现在的亩稻种田和十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是田农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职业。”戴晓创说。飞手 在2019年大学毕业后,故事“准00后”飞手戴晓创毅然选择回乡种地,准00后用农事无人机守护自家的人机人机5000亩稻田。如今,守护事无他从事飞防植保超过5年,亩稻累计作业面积超过8万亩,田农用科技种地成为了自己的飞手职业追求。 农事无人机飞赛结束后,戴晓创赶回普宁准备晚稻插秧。 完成那一刻成就感满满 戴晓创1999年出生于揭阳普宁,差一点就是“00后”,一米八的个头被晒得黝黑。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之广东农事无人机飞赛一结束,他抓紧驱车从高州返回普宁。当地的晚稻插秧马上就要开始,育秧工厂里的秧苗长势时刻牵动着他的心绪。 戴晓创在比赛中。(图右) 无人机飞手的工作时间不固定,遇到天气好、任务急,通宵飞防也是家常便饭。今年五月底六月初,在早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连续阴雨导致卷叶螟虫情加重。这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虫害,必须在幼虫刚孵化时就抓紧防治,有丝毫延误都可能影响产量。 戴晓创在巡田时发现虫情苗头,便立即着手无人机飞防。从傍晚六点到隔天上午十一点,他和同事两人连续作业17个小时,终于完成1000多亩稻田的农药喷施。“累趴后睡到‘不省人事’,但能把虫子扼杀在摇篮里,一切就都值得。” 无人机、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原本就读英语专业的戴晓创,如今能“玩转”各种农机,对于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等病虫害的识别和用药也越来越熟练、专业。 “开着拖拉机把坑坑洼洼的泥地整平,用插秧机把秧苗一排排整齐种下,亲手写的材料方案得到认可,完成的那一刻都成就感满满。”伴随各种琐碎细致的日常工作,戴晓创对于农业的热爱,也在加深。 无人机飞防是戴晓创的日常工作。 从“田头互喊”到高度智能化 近年来,无人机科技发展迅速,农事无人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适用的作物类型也越来越多样。目前由广东生产、全球领先的农事无人机最大载重量达60公斤,装一次药水能喷施超过25亩稻田,“只要设定好药量、飞行高度、作业地块等参数,几乎能实现全程智能化。” 戴晓创对此深有体会。据介绍,2016年时的农事无人机还未配备摄像头,田间实操需要两个人拿着对讲机,一个在田头,一个在田尾,互相喊话。但之后几年,无人机迅速更新迭代,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飞防植保、遥感检查、种子撒播、授粉辅助等方面。 “无人机于我而言,意味着能更高效快捷地完成病虫害监测和防控,让我的工作更轻松,不用再拿着喷雾器在水稻田里淌了。”戴晓创说。在当地,农户对于无人机飞防的接受度、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 戴晓创的大哥梁铭郁也参加了本次机飞赛,最终排名第十一,与“十佳”擦肩而过。“虽然有点遗憾,但也激励我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飞防技能。”梁铭创说。 梁铭郁从2014年接触农事无人机,至今已超过10年。在他看来,不断迭代的新式农机、新型装备让种田更省时省力,也正因此,年轻人才更有意愿扎根乡村、投身农业。 “人在家中坐,手机一划拉,活就干完了。未来的无人机会更加智能,将为农业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梁铭郁表示。 四兄弟合力守护粮食安全 潮汕地区精耕细作,素来有“种田如绣花”的美誉。以大地为纸、以彩稻作笔,戴晓创经常借助无人机在田里玩出“花”。 创作稻田画是戴晓创的一大爱好,每年春季,他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定位作图,设计出各种文字图案,并从株高、叶色、花期等方面筛选合适品种。之后再经过数十天的精心管护,便能创作出景观迷人的稻田画。 戴晓创设计的稻田画。 戴晓创的父亲种田30多年,在2019年成立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果蔬、谷类、水稻等农作物,目前流转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粮食产量超过1000万斤。还在持续扩展农业托管服务,联动农户实现互利共赢。 戴晓创家里有四兄弟,二哥梁铭彪从事园林设计,合作社的农产品包装设计都出自他手。四弟梁铭创则是一个机械能手,其他人花好费几天才能熟悉的机器,他一天就能上手。 今年早稻再次喜获丰收,一公斤优质丝苗米的收购价超过2.5元。“合作社种植了19香、南晶香占、美香占等优质品种,还没收割就被米厂抢订一空。”戴晓创说。 如今,戴晓创和兄弟四人已逐渐从父亲手中接过“交接棒”,合力用科技种好粮。接下来的半个月是晚稻插秧季,为了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大面积的插秧和飞防,戴晓创又要开始忙碌了。 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采写: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张植宏 摄影: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吴秒衡 谭家富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设计:肖爱琦
- 最近发表
-
- 生物也有“铸造工厂”!猜猜里面造什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王強《書蠹牛津消夏記》:牛津,你神奇的魔力究竟為何物?
- 《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靖國神社——英雄、烈士與怪物之間的灰色地帶
- 極端高工時、低薪、暴力橫行,《魷魚遊戲》熱潮能否拯救「消逝的韓光」?
- 刚果红指示液:化学分析中的色彩专家
- 【影評】《007:生死交戰》:只出現一集的反派,毀了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收尾的可能
- 《麻醉真相》:為何靜脈麻醉法時,容易發生「術中甦醒」?
-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每個人在成年初期都要失明和失聰幾天,或許是件好事
- 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滴定,保障实验结果
- 【雲端閱讀計畫2021】朱家安 X 周芷萱:所有遠離父權體制原點的東西,都可以是女性主義
- 随机阅读
-
- 年轻人的“三无”婚礼其实应有尽有
- 岸田政權啟動:疫後重建是關鍵、參院改選是變數,台日關係明年有一個重要關鍵
- 《李歐和他的圈子》:卡斯特里是最出色的藝術鑒賞家,他的畫廊提升了整棟房子的層次!
- 《重點不是創意:賽斯.高汀的實踐心法》:你是否注意過,大手筆預算的喜劇幾乎都不好笑?
- 宁夏石嘴山:依法清理“僵尸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會議改期、面試延後的英文怎麼說?如何寫一封完美的英文改期信?
- 從媒體、三方論述、喜劇價值三個面向,看龍龍、老K與博恩誰有問題?
- 【電影中的法律】《翻供》:所謂的有罪,不能僅是「合理懷疑」而已
- 结合反食品浪费 辽宁推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利用工作
- 中國限電後遺症:海運價格「退燒」,貨櫃三雄重挫跌停,後市掀論戰
- 吃遍東京中央區名店全攻略(五):「琉球」不是沖繩料理,而是生魚片醃漬的漁師飯
- 極端高工時、低薪、暴力橫行,《魷魚遊戲》熱潮能否拯救「消逝的韓光」?
- (有片)德總理候選人稱美國「保護費」將更貴 歐洲必須保衛自己
- 文史作家陳柔縉車禍不治享年57歲,一生致力於補充當代對日治時期台灣史的知識缺口
- 《我的姑姑三毛》:小姑說「你們考最後一名,就有獎」,我在心裡盤算該怎麼擬個「不讀書計畫」
- 顏理謙《涼家婦女》:他好像慢慢想通了一點什麼,但並不覺得害怕
- 【新品干货】详解甲醇中三氯甲烷标样检测方法
- 外公「綁架」孫子回以色列?猶太教義與兒童監護權爭議
- 全球晶片荒,蘋果傳砍單千萬支新iPhone,業界直言「供應鏈中有人在囤貨」
- 《李歐和他的圈子》:卡斯特里是最出色的藝術鑒賞家,他的畫廊提升了整棟房子的層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