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兒童深受玩具的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樂高公司打破藩籬讓女孩接觸「不女孩」遊戲

(中央社)全球知名玩具品牌樂高(LEGO)11日宣布,兒童將與吉娜・戴維絲媒體性別研究所(Geena Davis 深受司打Institute on Gender in Media)合作進行一項消除樂高遊戲中性別刻板印象的計畫,讓更多孩子能適性發展。玩具

丹麥知名企業樂高與吉娜・戴維絲媒體性別研究所11日國際女孩日當天,別刻板印不女發布一份共同研究報告「為女孩準備好─創造力研究」(Ready for Girls Creativity Study)。象影響樂戲

報告指出,破藩女孩比男孩更有意願接受「非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籬讓遊戲,但成人卻還沒有準備好,女孩讓女孩接觸更多「不女孩」的接觸遊戲。

樂高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孩遊指兒童遊戲時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

這項有關創造力的兒童研究在英國、美國、深受司打中國、玩具日本、別刻板印不女捷克、象影響樂戲波蘭、俄羅斯進行,在這些國家,研究團隊以問卷共訪問近7000位家長與他們6到14歲的小孩,以了解家長與小孩對創造力的想法。

此外,針對以家長為受眾的宣傳品,分析大眾對其中有關創造力的看法,以及英國媒體的內容分析。藉由這些研究,了解大眾對性別與創造力的觀念,以及這些觀念如何影響他們使用媒體的習慣。

研究的幾個重要發現包括,家長自認比起女兒,他們更常鼓勵兒子從事創意遊戲;男孩比女孩更喜歡符合傳統性別角色的創意遊戲;在家長想像中,需要創造力的職業通常以男性為主;但在孩子的想像中,更多比例的女孩比男孩更能想像兩性都能從事廣泛的職業。

這些結論表示,女孩雖然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要進行打破性別藩籬的遊戲,但卻常不受到家長或社會鼓勵。報告中也指出,女孩比較常被鼓勵進行感知類、藝術類、表演類的遊戲,而男孩比較常被鼓勵去從事科學、科技相關的活動。

參加研究的家長中,會鼓勵女孩跳舞比鼓勵男孩跳舞的多了將近5倍;鼓勵女孩烹飪的比例較鼓勵男孩的比例多了幾乎3倍;而鼓勵男孩從事程式設計類遊戲和體育的也比鼓勵女孩多了4倍。

樂高因此將啟動「為女孩準備好」(Ready for Girls)的行動,協助世界各地想要改變世界的女孩,並且透過改變樂高玩具的方式,讓每個孩子,無論性別,都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遊戲、創造。

樂高與吉娜・戴維絲媒體性別研究所也建議家長在遊戲時,透過不同的遊戲轉換、角色互換、多樣化活動、不批判,且鼓勵創造力、建立榜樣、挑戰刻板印象、與不同性別的朋友一同遊戲、慎選接收的媒體資訊、突破舒適圈等方法,扭轉目前的遊戲文化並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樂高集團的市場總監高丁(Julia Goldin)表示,創意遊戲對孩子建立信心、創造力與溝通能力都很有益,但我們現在仍停留在這種遊戲只屬於某個性別的老舊刻板印象中。樂高集團知道,樂高有義務扭轉這個狀況,讓樂高變得更有包容性。

共同研究報告:不只女孩,男孩在玩玩具時也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

事實上,報告中不只提及女孩,也提及男孩在選擇玩具時的性別刻板印象。

《衛報》報導,報告中也指出,有71%接受調查的男孩擔心,如果他們玩了所謂的「女孩玩具」會被嘲笑,而事實上父母們也很擔心這點。同時,相較於讓女童玩「男孩該玩的遊戲」,父母更擔心、也更不願意讓男童玩刻板印象中女孩該玩的遊戲。

對此神經生物學家里彭(Gina Rippon)也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為玩具為孩童提供了很棒的「訓練機會」,但如果限制女孩玩樂高,就失去培養空間感的機會;反之若限制男童玩洋娃娃,就失去培養男孩養成照護能力的機會。

另外英國民間也在2013年開始發起「Let Toys Be Toys」行動,要求玩具業者及出版社不要在玩具和童書上標示性別,不要限制男孩女孩只能玩各自的玩具,但進展有限。《衛報》也引述福西特協會的研究數據,指出如果按照性別劃分該玩的玩具,會限制兒童未來的職業選擇,也會助長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危機。

樂高卯足全力進軍女孩市場,2012粉色Lego Friends系列遭批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華爾街日報》報導,樂高近年來開始想拓展客群,讓女孩也願意購買樂高玩具來玩。因此樂高公司在2012年研發了「Lego Friends」系列,試圖瞄準女孩市場,卻遭到抨擊。

Lego Friends系列中的積木是以粉紅色為主,可以讓孩子蓋出粉色美容院、寵物店以及酒吧,但是有女權倡議團體認為,Lego Friends不但沒有打破性別藩籬,反而透過這系列的樂高積木強化性別刻板印象,讓大眾認為女性一定要玩粉色、跟打扮及出門逛街有關的遊戲。

不過對此樂高也回應,推出Lego Friends系列後,願意玩樂高的女孩數量急遽增加。

新聞來源

  • 樂高打破性別藩籬 讓女孩接觸「不女孩」遊戲(中央社)
  • Lego to remove gender bias from its toys after findings of child survey(the Guardian)
  • Lego Builds Stronger Ties to Girl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延伸閱讀

  • 馬來西亞的性別平權,崩壞始於教育:校園長年「月經檢查」、教師拿「強暴」開玩笑
  • 性別平等大退步:透過疫情,思考習以為常的家務分配與情緒勞動
  • 女性逐步登上國際政治權力高位,「榜樣效應」將激勵更多職場女強人

責任編輯:曾凡芸
核稿編輯:羅元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