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凱安
資料查核:Hello醫師
台灣高血壓患者多達500萬人,認識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頑固隨著高血壓盛行率愈高,型高血壓下來嚴重高血壓的及其降人數也愈來愈多;根據研究,高血壓病患中約10%屬於「頑固型高血壓」。治療究竟頑固型高血壓是法服藥什麼?該如何治療及緩解?《Hello醫師》帶您深入了解。
頑固型高血壓是後血什麼?
依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於今(2022)年5月發佈的最新指引,血壓超過130/80mmgh即是壓還高血壓第一期,血壓高於140/90mmgh則是麼辦高血壓第二期。
頑固型高血壓指已服用3種降血壓藥物(包含其中一種為利尿劑),認識但血壓仍大於140/90mmgh的頑固病患。常用的型高血壓下來高血壓藥物,可用「ABCD」區分為以下四類:
- A: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及其降 ARB)和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 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
- C: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channel blockers)
- D:利尿劑(Diuretics)
若病患需服用四種藥物才能將血壓控制於140/90mmgh,即可診斷為頑固型高血壓。治療
頑固型高血壓很危險嗎?
血壓一旦長期高於140/90mmgh,法服藥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及腎臟衰竭的機率會大幅提升。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台灣因高血壓而死亡的人數,於去年成長17.6%,來到7886人,為死亡人數成長幅度最高的疾病,顯見高血壓──尤其是頑固型高血壓,對生命健康的危害。
如何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過去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向與一般高血壓無異,主要強調生活、飲食與藥物控制等三個面向:
- 調整生活型態:戒菸、規律運動及維持正常作息
- 飲食控制:減少鹽分及酒精攝取、維持適當體重
- 藥物治療:加強利尿劑等藥物的劑量
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高血壓不頑固
現今業已有介入型手術,可達到降血壓、減少用藥的功效。(延伸閱讀: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在臨床上已實施多年,藉由阻斷腎動脈交感神經,達到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及穩定控制血壓,是一種微創且清醒的手術;醫師會穿刺鼠蹊部的股動脈,使用電燒館調節腎動脈的交感神經,手術時間僅30~40分鐘,傷口小,通常住院觀察一晚隔日即可出院。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平均可降低10~20mmgh的血壓;換言之,若血壓原本高於140mmgh,就能降至130mmgh、甚至120mmgh,恢復僅需服用2~3種降血壓藥物的水準,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機率的幫助良多,是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可充分考慮的治療選項。
- Hello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本文經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六個QA搞清楚高血壓、高血脂與中風之間的關聯
- 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高血壓不處理,當心中風、肺炎跟著來
- 不可不知的「寧靜殺手」,高血壓基礎知識懶人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