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核振荡的地震学证据找到
6月15日,地球的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内核通过分析加拿大、振荡震学证据找美国地震台阵在1990年—2023年记录到的地球的地南三明治岛重复地震信息,来自该所等单位的内核科研人员发现了地球内核处于振荡模式的地震学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振荡震学证据找 地球内核位于地球最深处,地球的地主要成分为铁镍合金和少量轻元素,内核其半径约占地球半径的振荡震学证据找1/5、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地球的地2%。内核是内核由液态外核冷却凝固而形成,这个过程会释放热量和轻物质,振荡震学证据找从而推动外核的地球的地对流运动,激发和维持着地球磁场。内核 由于内核藏在地球最深处,振荡震学证据找目前直接探测它的手段极其有限,结构和运动特征研究被认为是全球地震学研究的最前沿。固态内核被液态外核包裹,受重力约束而悬浮于地球最深处,科学家们一直猜测内核可能存在相对于地表的“转动”。地球动力学家最先通过三维地磁发电机模拟推测出,内核可能存在比地球自转更快的差速旋转,即超速旋转;随后,地震学家通过观测几十年来穿过地球内核的地震波变化,证明了内核超速旋转的存在。 此次,科研人员揭示了近20年来内核差速旋转的振荡轨迹,明确给出了内核振荡运动模式的地震学证据。同时,他们通过线性拟合发现,内核大约在2008年相对改变旋转方向,且2008年前后内核的旋转速率发生了变化,即内核在2003年—2008年超速旋转和2008年—2023年慢速旋转,超速旋转速率大约为慢速旋转的2—3倍。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巍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提供了内核振荡最直接的地震学证据,该研究仅使用波形相似度作为观测量,有效规避了重复地震定位误差的影响,从而得到了迄今为止最精准的内核差速旋转的轨迹和相对速率,为研究内核增长、外核对流、地磁场的发展和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约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让灯彩艺术照亮现代生活
- 疑插座短路店铺仓库起火 店员鼻塞未闻到后方焦味
- 微信支付接入 12306半年“涨粉”至三千六百万
- 代领健康码 人数无上限
- 茚虫威标准品:高效杀虫剂分析参考
- 快递保价“理赔难”如何破解
- 国融证券总裁张智河:券商投行项目定价以及承销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 劉憶如:2010年財經3大重頭戲上演|天下雜誌
- 水中氯化钾溶液标准物质:水质检测与分析的信赖之选
- 因船舶擱淺 蘇伊士運河航道暫停通航
- 全县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昨召开
- 警惕网络交友 提高防范意识
- 914门课程入选职教国家在线精品课,超六成与民生紧缺领域相关
- 青航机上互联网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金点子多元实用
- “癌症之王”年轻化?这4个症状是警告!—新闻—科学网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举办公平竞争审查知识竞赛
- 70件学生科技成果亮相第十四届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
- 中秋节吃月饼,避免这些误区
- 澤倫斯基擬下週訪問美國! 美聯社:將與拜登會面
- 花鼓灯《淮河俏佳人》登上省春晚舞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