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俄烏戰爭打不打(下):地緣政治是門好生意,沒人會為了一片平原打仗

  • 俄烏戰爭打不打(上):回顧蘇聯發起的俄烏戰爭,就懂俄羅斯要的戰爭政治仗是什麼

雖然蘇聯對上芬蘭的戰役贏得並不漂亮,但史達林緊接著在1940年3月馬上出兵波羅的打不打下地緣海三小國,肅清了波羅的門好沒人海東岸的威脅。

之後時間到了1945年4月底,生意柏林元首地堡裡傳來一聲槍響,會為第三帝國轟然倒塌。片平蘇聯把握住機會一邊一路向西,原打一邊甩出神奇寶貝球。俄烏蘇聯一路上有一個算一個,戰爭政治仗把東歐國家全部收進囊中。打不打下地緣

因受到《雅爾達體系》的門好沒人保障,蘇聯的生意安全感高到爆炸。在北方,會為芬蘭和瑞典宣布中立、片平波羅的海三小國加盟蘇聯;在中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拱衛著遙遠的莫斯科,給足了莫斯科戰略緩衝空間;在南方,南斯拉夫的鐵托雖然在搞不結盟運動,但至少也不會對蘇聯造成威脅。另外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幾個國家都很左,與蘇聯維持了至少面子上的琴瑟和鳴。

甚至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大敗虧輸的埃及總統納瑟為了重整旗鼓、獲取先進軍事裝備,也不得不同意蘇聯在亞歷山大港駐紮部隊,將地中海艦隊放在蘇伊士運河附近的要求。

回顧這一大段歷史可以讓我們明白,俄羅斯的侵略性是有著明確的行為邏輯的。所以為什麼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決定出兵打阿富汗是戰略失誤?因為阿富汗沒有港口,也沒有石油,這就是失誤。

對蘇聯來說到底什麼是核心利益?港口才是核心利益,領土不過是次要利益。(稍微岔開話題,同理可知中國對台灣最大的戰略需求是蘇澳港,而不是什麼民族感情。)

駐紮在克里米亞港的俄羅斯黑海艦隊才是克里米亞必須回歸俄羅斯的原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俄羅斯有充足的理由對克里米亞下手。而至於烏克蘭,目前還看不到克林姆林宮必須出兵的理由。

要說戰略緩衝,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已經是緩衝了。而且就算要再創造出新的戰略緩衝空間,扶持當地分離武裝勢力也比自己親自下場打拳擊還要來得經濟實惠。

說白了,克里米亞是一個港口,有俄羅斯切實的戰略需求,而烏克蘭有什麼?一大片一望無際的平原,就軍事的角度看來,既然普亭的現代機械化部隊能夠一馬平川的推過去,那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自然也可以很輕鬆的一馬平川的打回來。

烏克蘭地界上幾乎沒有什麼自然天險可以防守,二戰時蘇德兩軍最大規模的坦克集群會戰也多是在這裡發生的。無論是基輔保衛戰還是在卡爾科夫的反覆爭奪戰,在烏克蘭地界上發生的戰爭性質,都是吃力不討好的絞肉機性質。

當年納粹德國備料不夠,才會在絞肉機大賽中絞輸蘇聯。問題是現在的俄羅斯有沒有這個必要、也有沒有這個決心為了一塊人均GDP在4000美元左右來回擺盪的土地上打一場十分損耗國力的大規模機械化戰爭?蘇聯有的是人可以全軍嗚啦,俄羅斯有嗎?

所謂大砲一響,黃金萬兩。請注意,俄羅斯這幾年來在敘利亞的戰鬥其實並沒有牽涉到真正大規模的裝甲集群調動。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特種作戰和代理人作戰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了國內的經濟壓力,這是克林姆林宮負擔的起的作戰規模。而按照現在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陳兵十幾萬的陣仗,一旦打起來俄羅斯能不能夠接受戰爭所帶來的損失,在這一點上是不確定的。

AP_21253227804108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那麼普亭在發什麼瘋呢?普亭沒有發瘋。事實上,他的戰略意圖一直非常明顯,就是抑制北約東擴。

俄羅斯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想辦法讓北約停下來

眾所周知,自從戈巴契夫在1991年聖誕節拿著鋼筆在一份文件上簽字後,俄羅斯就一直過得不太好。尤其是當俄羅斯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波羅的海三小國一頭栽向北約的懷抱之後,俄羅斯就有一種頭上綠油油一片的感覺。除此之外,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甚至連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都背叛革命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突然收縮,一步一步被逼到牆角,安全感喪失殆盡。

北約一路向東鯨吞蠶食、高歌猛進,讓俄羅斯感受到了當年蘇聯一路向紅旗遍地西的恐懼感。因此俄羅斯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想辦法讓北約停下來。」

如果說巴爾幹的前蘇聯衛星國歡天喜地的投向西方懷抱這件事情給俄羅斯的心情像是車子被法拍,那烏克蘭投敵的感覺就相當於房產被抵押。

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來了,怎麼能不跳腳。

赫爾辛基、塔林、格但斯克、里加全丟了,東歐大平原上的衛星國也全丟了,北約還不滿意?當西方國家考慮要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大家庭的時候,忍無可忍的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果斷翻臉,刀出鞘弓上弦,氣勢洶洶的找西方要個說法。

如果烏克蘭不給自己一個說法,那就別怪普亭大帝給你一個說法。克林姆林宮表示,7.62毫米子彈的槍響是你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勿謂言之不預,因為這是俄羅斯戰略安全的底限。

當然,如果能夠耍嘴皮子,沒有人願意動刀子。俄羅斯的警告更多的是在向烏克蘭施壓。

因此俄羅斯的要求很明確:「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只要北約答應離烏克蘭遠一點,那麼就不一定非要血流成河不可。

至於美國方面,之所以白宮如此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的渲染開戰的可能性,據猜想,應該有著以下兩點考量:

  1. 首先,戰爭一直以來都是一門不錯的生意。當國內局勢不穩的時候,成功轉移矛盾的功夫是政客們的基本素養。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怎麼辦?北伐。當疫情失控,國內經濟情勢一片大亂的時候怎麼辦?北京在辦冬奧,沒有辦法光明正大的搗亂,但是莫斯科可沒在辦冬奧。
  2. 美國想要重新拿回對歐洲事物的主導權。俄烏危機從西方陣營的一側來看,它的本質是一場歐盟與北約在東歐爭奪話語權的鬥爭。西方老牌國家領導的歐盟希望保持經濟穩定,而歐盟也更樂意維持歐洲大陸的繁榮。一旦東歐情勢一片大好,東歐國家專注於處理眼前的經濟危機,那麼美國就在其中無插手之力了。因此美國必須把危機感炒高,迫在眉睫的軍事危機會讓東歐國家決定依賴北約而不是歐盟。

所以俄烏危機帶有兩面性:從俄羅斯一側看來,這是一場俄羅斯與北約的衝突;而從美國的角度看來,這是一次歐盟與北約爭搶小弟的亂鬥。

RTS3XJDE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北溪二號」面前,以德國為首的歐盟領導成員國很不希望發生衝突,尤其不希望美國將自己的手再次伸進東歐。而一個安定團結的歐洲不是一個好歐洲,尤其一個與俄羅斯和平共處的歐洲更不是。因此,美國展示自己重要性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製造區域衝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