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哪些大學科系最沒用?允許一群人鑽研「無用之學」,是文明追求的最高境界

文:劉彥廷

「你覺得,大學哪些大學科系最沒用呢?」

最近因為某位名人的科系一段話,讓「哪些大學科系沒有用」的最沒最高話題,在網上掀起熱議。用允研無用

不少人在評價一個科系或專業是許群學文否「有用」時,喜歡「能不能賺錢」、人鑽「可以賺多少錢」作為判斷標準。明追

這篇文章,境界從兩個關鍵詞——「錢」和「用處」——出發,大學和你分享我對於這個議題的科系幾層思考。

一項專業能賺多少錢,最沒最高與「市場需求」有關

有些人會將「能賺多少錢」,用允研無用和個人「專業能力」畫上等號,許群學文但卻忽略了,人鑽一項專業能掙得多少錢,明追除了和個人能力有關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市場需求」——市場需不需要你的能力?市場又有多大?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有卓越的「射御之術」,那麼他這一生能獲得的「最大成就」會是什麼?

放在千百年前,他最大的成就可能會是:在戰場上殺敵立功,成為一名將軍。在世時,享盡榮華富貴;過世後,留名青史,所積累的名聲、財富也許還能庇蔭幾代子孫。

但放在現代,他最大的成就很可能是:拿面奧運金牌,凱旋歸國,一時聲名大噪,待曲終人散後,便到射箭場、馬場當教練。雖說也不差,但和前者相比,總讓人覺得惋惜。

所以,同樣的能力,放在不同時代,取得的成就可能有著天壤之別。

就像電玩小子「曾政承」,在2001年以17歲的年紀,拿到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世紀帝國2》的冠軍,回國後曾風光一時,成為媒體寵兒。

無奈當時台灣根本沒有所謂的「電競產業」,更不用說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以打電玩維生。最終,他被迫放棄電競專長,從虛擬世界的頂端走下,回到現實世界,成為一名領普通薪水的送貨員。

不少人感嘆,曾政承「生不逢時」,如果他晚個十年出生,趕上電競熱潮,現在很有可能是一位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職業選手、遊戲直播主。

曾政承證明了,他的專業能力是該領域的「世界第一」,本以為人生就此駛上成功的快車道,無奈時代卻將他狠狠拉下車。

生不逢時,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又能如何?

回到自身,倘若我們的專業能力,能讓我們掙得一份不錯,甚至讓人稱羨的收入,除了本身的能力外,其中又有多少,是「生而逢時」所贏來的時代紅利呢?

有些人的人生,追求的不是錢

每個人心中的「價值排序」不同,當然,願意投注心力追求的東西也不同。

對某些人來說,錢是一生中最重要、排序最高的價值,任何事只要和「賺錢」相衝突,都會被犧牲放棄;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錢只要夠用就好,因為他們認為,「人生,有比錢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例如,小兒麻痺疫苗的發明者——沙克(Jonas Salk)。當疫苗被證實有效且成功上市後,沙克在一次的採訪中被問到,是否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

沙克回答:「當然沒有,你能幫太陽申請專利嗎?」

據《富比士》雜誌估計,沙克放棄專利,相當於放棄了七十億美元。

再例如,電學之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電機」和「馬達」都是他發明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電」的東西,十有八九,都能看見他的貢獻。

但法拉第說:「我發現的所有知識,應該為全人類共享,而不是我一個人獨享。」

所以,他沒有申請任何一項專利。如果他申請了,那絕對是「人類史上最富有的人」。

法拉第、沙克都沒賺什麼錢,但不是他們沒能力,而是他們不在意。

在某些人的價值排序中,幫助社會、造福人類,遠比積累財富重要多了。

不知道有什麼用,不代表沒用

曾有人開玩笑的說:「學這麼多數學有什麼用?我買菜會用到三角函數、微積分嗎?我數學沒學好,不一樣過得好好的。」

的確,在台灣這樣一個豐衣足食的地方,任何一個學科沒學好——甚至「所有」學科都沒學好——真的也不會怎麼樣,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但,不知道這些專業有什麼用,不代表它們沒用。

沒有電磁學,你家不會有可供電的插座;沒有量子力學,即便有電,也不會有智慧型手機;沒有數學,手機裡的APP不會被寫出來;沒有相對論,你從家裡走到最近的便利商店,手機裡的Goole地圖就不能用了。

在這專業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我們都是——「深層知識的淺層使用者」。

不懂這些專業,我們生活一樣可以過的很好,但不代表這些專業沒用,更不需要調侃、貶低靠這些專業維生的人。

現在沒用,不代表以後沒用

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人,也經常被質疑,有時甚至會自我懷疑,做的研究到底「有沒有用」。

當「電磁波」被發現時,學生問赫茲,這東西有什麼用?赫茲只淡淡回了一句:「沒有什麼用,這只是一個實驗罷了。」

當「發電機」被發明時,有人問法拉第,這東西有什麼用?法拉第禮貌地回說:「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麼用呢?」

許多新的發現或發明,就像剛誕生的嬰兒,在最初,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有什麼「實用價值」。

但,現在沒用,不代表以後沒用。

如果沒有這些,看似從事「沒用」專業的人的發現和發明,我們不會有現在如此便利、體面的生活。

允許一群人鑽研無用之學,是社會追求的最高境界

曾參與過曼哈頓計畫(二戰期間,一項研製原子彈的軍事計畫)的物理學家,威爾遜(Robert Wilson),在1969年時,正負責籌劃建造美國的國家實驗室。其中最昂貴的一項設備,便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要價——「兩億五千萬」美金。

在國會聽證會上,參議員質問威爾遜,「建造這個加速器,對我們國家的安全有幫助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