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渡槽:记录历史的“水利长城”

    渡槽,水利长城作为上世纪70年代玉溪河灌溉工程的渡槽重要部分,如一条条“人工天河”横跨在名山县的记录丘陵山坡,矗立田间地头。历史
    30多年过去了,水利长城渡槽仍发挥着引水灌溉的渡槽巨大作用。
    在名山县建山乡,记录渡槽至今仍然是历史当地最高的建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水利长城名山县车岭镇的渡槽骑岗渡槽,被名山县文管所列为名山县20世纪遗产。记录
    渡槽这个实用的历史“活文物”再次为人们瞩目……

离地50米  建山渡槽引来玉溪水

    10月12日,名山县建山乡横山村,水利长城凌空飞架的渡槽建山渡槽颇为显眼。
    建山渡槽离地约50米,记录横跨东西,气势宏伟壮观。渡槽两侧有三个大石墩支撑,中间有9根支柱。飞鸟从桥洞中飞过,临近农家的树木难掩其凌云之势。
    乡村公路修建在渡槽下,车辆和行人正好在两根支柱中间穿行。渡槽下,是建山乡初级中学和十多户民居,渡槽的支柱就立于学校和民居的院子里。
    建山乡渠道管理站的技术人员向飞指着支柱说,“这叫双排架,也可以叫作A形排架,由钢筋混凝土建成。”每个排架由两个A字形合并而成,从渡槽的两侧看,A字形非常明显,纵向则是“井”字形。
    据《名山县志》记载,建山渡槽全长299米(其中钢筋混凝土192米),断面系半圆形槽身,内半径1.8米,竖直段0.8米,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槽深2.4米,超高0.2米。
    建山渡槽为节省钢材,进出口两端各接一段石墩及混凝土渡槽,槽宽3.9米,深2.4米。
    “你看,石墩处和钢筋混凝土处的接口有一定落差,那里的水流最急。”向飞说着,走到了桥面中间。
    在渡槽的流水平面上,每隔2米就有一根连接桥面的条状钢筋混凝土物件。“这叫拉杆!”向飞在30厘米左右宽的拉杆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
    行走在渡槽上,扶着铁栏杆,脚下,传来琅琅读书声。

红旗满地  4年渡槽终完工

    12日,在名山县县城某居民小区内,曾参与了渡槽修建的张正明和黄国才回忆了当年修建建山渡槽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末,时任名山县百丈区(现为百丈镇)武装部副部长的张正明,加入了玉溪河水利工程修建的队伍。
    “当时,玉溪河水利工程修建,名山成立了指挥部,我就在指挥部上班。”张正明说,“设计人员集中了省市县数百个水利专家,修建队伍由专业队伍和民工组成。主体工程修建到名山县建山乡,需要修建一座渡槽,于是我们经过科学规划,于1971年开始动工修建。”
    “指挥部就如一个作战团队,将就近的民工分成营、连、排。”张正明说,“当时的一个生产队就是一个连队。”
    专业修建队伍用杉木搭出渡槽模型,然后“整体现浇”。机械设备只有搅拌机和鼓风机,现浇需要的碎石全靠人工完成。当时没有挖掘机,每个人都有分工,挖方、撮土、碎石、背土轮番作业。
    在民工们铁锤下,大大小小的石块变成拇指大小,为方便运输,民工们就在附近找寻石头。
    工地到处插满旗帜,广播里唱着热情扬溢的歌曲,民工们在这里可以挣到比生产队高出10%的工分。
    “人山人海,犹如电视里修万里长城时的场景。”今年70岁的黄国才,是原名山县水电局技术人员,他说,“漫山遍野都是人,运送条石的有一个营,碎石的有千余人,浇筑专业队伍也有几百人。”
    渡槽两头同时开工,不分白天黑夜地施工。
    张正明和黄国才回忆那段历史,对当年的“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的精神”赞叹不已。
    据《名山县志》记载,名山有万余人在省水利工程一、三、四、五队的配合下,在建山施工。历时4年,1974年,建山渡槽竣工。
    建山渡槽的成功修建,为各个支渠的渡槽修建提供了经验。

骑岗渡槽  全石材砌就的渡槽典范

    13日,在名山县车岭镇骑岗村1组,沿着沟渠,能看到全石材构建的渡槽。
    渡槽横跨于两个小山丘之间,下面是良田和民居,渡槽西北面上方刻有“骑岗飞渡”四字。
    渡槽西南至东北向,全长150米,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卷拱式石结构,共有大小卷洞13个,其中主卷洞3个,横跨于骑岗村1组两个小山岗之间,离地面约10.5米,渡槽宽1.6米,流水面宽0.9米,深0.95米。
    对于离地高十余米的渡槽,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小朋友从渡槽上经过。
    今年79岁的万文军家就住在渡槽下方,每天他都会在渡槽上散步。
    上世纪70年代,每年春耕时,因为地势高、无设备,无法引水灌溉田地,万文军和当地村民只能到几里外的延镇河挑水。
    骑岗渡槽是名左渠引水工程之一,1976年初开始动工修建,承建方是原名山县水电局。
    万文军还记得当年修建骑岗渡槽的情景,“每天到附近山上打石料,尺寸大小、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偏差一点。”渡槽全部靠石块镶嵌成的,所以每个镶嵌面的尺寸要特别精准。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石匠打的石料比规定尺寸大了不到2厘米,那天他实在有点累,就想将就算了,可“技术员硬是不同意,非叫他把多的那一点打掉”。
    黄国才解释说,渡槽有拱形的桥洞,修建时没有使用水泥或米浆来粘接,全靠石块的重力互相挤合在一起。如果石料大小不一,就不能顺利镶嵌。
    工地上热火朝天。“家里人都来干活了。”万文军说,干一天活能挣10个工分,女人能挣7个工分,再加上每人每天还有5毛菜钱、0.5公斤杂粮。一对夫妇上工,每天有1块钱和1公斤粮,吃不完可以拿回家,“那多划算!”
    在黄国才看来,生活上的保障能提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当时工地上大家开展劳动竞赛,你追我赶。”
    1977年10月,骑岗渡槽建成。
    汩汩清水从玉溪河干渠流出,经渡槽的引流奔向车岭镇的农田。村民们沸腾了。渡槽建成后车岭镇水利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该镇延镇河西北面农耕和饮用水缺乏严重的状况。
    “完全用石料砌出来的渡槽,坚固耐用!”黄国才说,这个施工方式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的士气,“名左渠的其他渡槽,大多采用石砌和现浇,修建速度也越来越快”。
    名山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第三次文化普查中,对骑岗渡槽这样评价:骑岗渡槽横跨空中,雄伟壮观,是当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水利设施建设的成功典范,经历“5·12”汶川大地震考验,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水利设施,同时也为研究水利建设提供了实物资料。

英雄桥渡槽  28天完成的传奇史诗

    名山县解放乡文昌村3组有两座渡槽,因渡槽附近有一座桥叫做英雄桥,所以这两座渡槽叫做英雄桥渡槽。
    在英雄桥就能远远看见两座渡槽。两座渡槽相隔约1千米,都坐落于茶地与农田之间。
    第一座渡槽位于两座小山包之间,跨度较长,与地面最大落差在20米左右,第二座渡槽位于茶地里,与地面落差约在5米左右。
    解放乡文昌村3组的李成良今年60岁,正在渡槽下的田里做农活。李成良说,“这里的两座渡槽分别由马岭镇和红星镇的民工修建,我们为了区别两座渡槽,就分别叫它们为马岭渡槽和红星渡槽。”
    英雄桥渡槽是万星渠引水工程之一。名山县原水电局副局长邱宗文对英雄桥渡槽有着很深的感情。
    1979年春,名山县各个支渠的水利工程已经完工,只剩下英雄桥渡槽还在建设中。
    “眼看就要到春耕用水时节,县委书记要求我们必须在春耕前将渡槽建设好。”78岁的邱宗文回忆。
    参加修建渡槽的有马岭镇和红星镇的民工,共几千人,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建,现浇水泥。
    “因为当时气温低,浇筑的水泥凝固速度相对较慢,于是我在混凝土里加上氯化钙,加速凝固。”邱宗文说,“白工夜干,每天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仅仅用了28天,就建成了两座渡槽。”
    1979年3月,英雄桥渡槽顺利完工,并正式通水,马岭镇、红星镇和解放乡村民春耕生产用水得到保证。
    英雄桥渡槽为名山县修建渡槽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忆那段历史,邱宗文很自豪,1986年,邱宗文被县上评了一个科技奖,主要贡献为“英雄桥渡槽科学施工成功”。
    30多年过去了,渡槽周围的树木已经长高,如今,走上渡槽,看到高高的拱洞,听到水流流过声音,那个火热年代的劳动场景又在眼前一幕幕闪现。

渡槽遍布  “水利长城”的新意义

    “建山渡槽是玉溪河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名山引水工程的起点。车岭镇骑岗渡槽和英雄桥渡槽只是名山渡槽的一个缩影,名山境内还有很多渡槽。”今年74岁的张正明介绍,玉溪河工程是大型跨流域水利工程,1967年10月,四川省水利设计院规划,1968年开始修建,1978年建成通水。主体工程从青衣江支流玉溪河金鸡峡出口引水,途经芦山、天全、名山、蒲江、邛崃等地,全长51.5公里。干渠渡槽共有18座,全长1.16千米。由名山县承担修的干渠上有渡槽四座(包括建山渡槽),全长404米。
    由建山渡槽引水,名山县还分别修建了四条支渠:万星渠(万古到红星),中廖渠(中峰乡到廖场镇)、名左渠(万古乡到前进乡)、建西渠(建山乡到蒙顶山镇)。
    除中廖渠外,其他支渠都有渡槽的踪迹。万星渠有渡槽4座,长544.8米。名左渠有渡槽10座,总长396米。建西渠有渡槽10座,共长156.6米。
    除支渠外,分支渠也有渡槽:双河分支渠有渡槽5座,长182米,前(进)红(岩)分支渠,有渡槽一座,长103米。
    “名山的渡槽,就像是水利长城!”张正明说,名山县境区内的引水干支渠,无论是建山渡槽,还是骑岗渡槽,建成后的30多年里,一直发挥着引水灌溉农田的作用。渡槽在名山县被称为“生命工程”,也是雅安水利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对于渡槽在第三次文化普查中进入文物行列,名山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文化遗产外延的扩大,一些新的文化遗产类型进入了这次普查的视野。就分类来讲,渡槽属于20世纪遗产。
    “20世纪遗产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是指人类在20世纪中创造的有价值的值得保护的文化遗产。”名山县文管所所长邓黎民说,“渡槽在名山农村分布很广,它记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记者 黄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