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造"广州粮”约21万亩,广州全力抓好春耕备耕保粮食安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广州广州3月11日,粮约广东省春耕现场会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从化香米基地举办。全力全 据了解,春耕自2018年以来,备耕保粮广州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增长。食安2023年,早造抓好广州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13万亩、产量15.19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指标任务,粮食生产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开春以来,广州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企、农户积极投入春耕生产,全力以赴打好2024年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春雨如油,广州春耕工作在微风细雨中紧张展开 藏粮于地,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落实“藏粮于地”是广州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通过健全耕地管理政策体系、接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实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积极推动冬种绿肥等举措,有效挖掘和利用土地生产潜能。 据统计,2020年至今,广州累计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2.38万亩,其中种植粮食1.1万亩。2023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面积1.68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万亩任务,项目范围内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3万亩,远超0.3万亩的年度任务要求。与此同时,广州坚持抓实耕地质量管理措施,持续提升耕地地力,2023年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从3等提高至2.98等,为全面提升本市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广州将以春耕生产为契机,以撂荒耕地整治作为粮食生产挖潜扩面的重要抓手,继续高标准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推动粮食生产扩面增产。同时,将继续以“只增不减”为原则推进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预计全市早造粮食种植面积约为21万亩。除粮食生产外,广州也将积极挖潜扩能,大力推动油料作物生产。 藏粮于技,以科技赋能春耕 藏粮于技是广州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对此,广州一方面推进精耕细作,高质量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另一方面,在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改良上发力,力求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据了解,广州坚持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理念,大力支持“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水稻集约化规模种植。目前已打造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区,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经验。今年,广州投入农机总动力将超过100万千瓦、投入农机具约4.65万多台套,其中水稻机耕面积约18.5万亩,机耕率接近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以上。 为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广州大力支持推动一批优秀专家团队在穗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装备从无到有并呈井喷式发展。同时,打造了艾米5G智慧农场、和稻丰“农机作业+”、黄埔大吉沙无人农场、增城无人农场等智慧农业装备应用典型。 无人机已经成为广州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劳动力” 为落实好今年的春耕春播任务,广州抓好技术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技术。实施“穗种强芯”攻关行动,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发布粮食主导品种12个、粮食主推技术5项。引导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选用省农科院“美香占2号”、市农科院“二广香占3号”等优质品种,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在从化区、增城区创建了4个省级绿色高产高效水稻“千亩方”,并依托全市30个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持续开展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创建市级水稻、玉米、甘薯、小麦、花生等绿色高产高效“百亩田”,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不仅如此,广州还组织11支农技服务“轻骑兵”小分队、300多名基层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服务,整合技术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组织机播机修等实操技术培训。同时,鼓励发展集中育秧,实施集中育秧补助。鼓励社会托管机构代耕代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生产现代化水平。 藏粮有“策”,让更多农民愿意种地 一直以来,广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保障水稻生产需求,为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过去一年,广州共计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43.99万元。并通过修订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增加补贴对象、丰富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补贴标准从400元/亩·吨·年提高至450元/亩·吨·年。此外,广州还分别拿出6000万元和2861万元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种粮大户和农机购置补贴。同时,持续实施水稻机械化种植作业财政补贴政策,对水稻育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直播、水稻无人机植保等作业服务,由市财政分别按80元/亩、50元/亩、20元/亩、20元/亩标准给予财政补贴。广州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立项建设集中育秧设施项目8个,抢在今年春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育秧能力1.48万亩,全市累计集中育秧能力达9.5万亩。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商品有机肥购置使用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按规定要求及时足额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以及省市财政对支持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种粮大户、有机肥购置奖补等资金。同时,将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政策的兜底作用,减轻种粮成本压力,不断提高群众对重农抓粮、惠农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充分调动种粮者的积极性,持续推动粮食增产增收,让广州饭碗多装“广州粮”! 【记者】陈静 王俊涛 【通讯员】穗农轩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 巴黎奧運會火種抵達馬賽 將在法國開啟傳遞
- 台灣海峽是「中國內海」還是「國際水域」?國民黨的說法錯在哪?
- 【2022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九把刀:看到柯震東得獎,就想說「也許我也有機會吧」
- 各黨推出「美女牌」、「小鮮肉」候選人,是否能在年底選舉中發揮功效?
-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源解析及风险评价(一)
- 【2022金曲獎】最佳華語專輯蔡健雅《DEPART》:疫情下催生的新模式音樂作品
- 7月串流推薦:《媽,別鬧了!》《我願意》兩大話題台劇登場,Netflix、Apple TV+推出人氣男神迎戰
- 陳柏惟宣布退出台灣基進:自嘲「毒瘤球員」罷免後還搶著上場,請大家繼續支持team基進
- 粤盈行食品:“连州菜心”抢不停
- 日本參院改選自民黨大獲全勝,逾三分之二多數達到修憲門檻,被認為是民眾支持安倍遺願
- 随机阅读
-
- 农民工考证12年:我相信“把书读进去”丨我信
- 找到工作就給三萬元!勞動部「青年就業獎勵計畫」開跑,如何申請一次了解
- 看見宇宙:為什麼黑洞照片總是拍不清晰?
- 全台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成功升空,執行團隊:整體飛行流程符合預期,任務99%成功
- 專家解讀:中越有智慧解決分歧
- 中國快時尚品牌SHEIN遭控設計抄襲,今面臨十多起訴訟
- 微笑與「出於恐懼的咧嘴」?關於微笑起源與演變的五個問題
- 佛教界白色恐怖冤案(四):立委「金剛怒目」,警察局長放出「拘捕遊民」絕招
- 共品腊八粥 共叙邻里情_
- 紐約聯儲預估軟著陸機率僅剩10%?重點仍是GDP落底時點
- 【藝遊嚮導】7/05
- 指考廢除後「分科測驗」首次登場:報名人數大減1萬人,居家隔離、確診考生可在獨立試場應考
- 假期补觉 为啥越睡越乏
- 松重豐《空洞的內在》:木造佛像的空洞放得下很多東西,像你這種人的牢騷,裝再多都沒問題
- 蔡英文三度約詢林佳龍態度鬆動,民進黨雙北「龍中配」有望下週拍板
- 《飛行的樂趣》:一般人都認為,速度越快,花費越高,但在航空業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 警報頻頻!美國消費者快頂不住了?美聯儲會如何應對
- 從佛法角度定位「天上聖母」:媽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嗎?修行境界有多高?
- 《香港保衛戰紀》自序:真實的希望,孕育自真實的回憶和故事
- 劉櫂豪第六度獲提名參選台東縣長對決現任饒慶鈴,1/3原住民選票流動成關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