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微笑與「出於恐懼的咧嘴」?關於微笑起源與演變的五個問題

說起微笑的微笑微笑力量,在英語語境中,與出於恐與演人們會說,咧嘴「一個燦爛的關於個問微笑勝過萬語千言」;漢語中類似的表述也有很多,一笑泯恩仇、起源千金一笑、微笑微笑一笑傾城、與出於恐與演笑一笑十年少等等。咧嘴

微笑往往幸福、關於個問開心、起源友善和愉悅的微笑微笑象徵,但其實並非一直如此。與出於恐與演

1. 微笑的咧嘴起源原來是這樣?

微笑有長達三千萬年的進化歷史。雖然微笑今天往往被認為是關於個問一個友善的姿態,但來自世界各地動物行為科學家的起源證據顯示,微笑最初源於恐懼。

對微笑最早的研究之一將微笑與「出於恐懼的咧嘴」,或是「靜靜地齜牙」相關聯。

根據1990年代靈長類動物學家普魯紹夫特博士(Signe Preuschoft)的研究,出於恐懼的咧嘴(fear grinning)可以追溯到靈長類動物,比如恆河猴。它們用這樣的微笑來建立自己的統治或服從地位,尤其在危險情況下。

它就是我們當今微笑習慣的起源。

2. 古人怎樣看微笑?

快進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古希臘流行用藝術展現人類的自然主義手法。這段時期也被稱為古風時期(Archaic period)。如果你仔細觀看這段時期的希臘雕塑,你可能會注意到每一座雕像人物嘴角都略微上翹,這種特有的微笑名為「古風微笑」(Archaic smile),在公元前650-480年之間創作的雕塑中非常流行。

雖然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微笑的真正含義尚不清楚,但它卻引起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人體解剖學的興趣越來越濃而產生的,其他人則相信它可能反映了健康和幸福的一種理想狀態。

3. 畫中人為何不笑?

你可能注意到了,一些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像中微笑很罕見。以達文西(Da Vinci)繪的《蒙娜麗莎》為例,其著名的微笑已經在全世界引發爭論;或是楊・范・艾克(Jan van Eyck)的《一個男人的畫像》,主人公的嘴角緊閉,沒有笑容。

肖像中的人物一般不笑有幾個原因。其中最實際的原因是,這樣做對畫家以及模特本人都很難,因為需要長時間擺姿勢。除此之外,當時在整個歐洲,大笑還被認為非常不禮貌,因此,不是上流社會禮儀的一部分——至少不要在公共場合這樣做。

_125587791_e2b18f5c-44a6-4469-b582-86dd3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4. 微笑怎樣與時俱進?

但隨著維多利亞時代早期攝影的採用,微笑的概念徹底改變了。

1839年,一位名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Robert Cornelius)的業餘化學家,在他家位於費城商店的後院拍了史上第一張自拍照(selfie),比「自拍」這個詞被收入字典還早174年。

1888年柯達推出盒式相機,讓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使用攝影技術。同時,廣告在微笑與攝影關係之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98年的一篇論文中學者施羅德(Fred Schroeder)說,在20世紀的第二個10年中,許多廣告商已經在利用微笑這一人類幸福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來傳達對他們產品滿意的理念。

2015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布朗大學聯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在1905-2005之間拍攝的高中年鑒照片。通過分析近3萬8千張正面照片的數據庫,他們能夠看出,每隔10年,照片中人們平均的唇曲度就有所增加,而女性自始至終比男性都更愛微笑。

_125587793_30f53029-ac88-48e9-9058-3a8dd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5. 數碼時代我們怎樣笑?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數字世界中出現微笑符號一定很自然。

1982年法爾曼(Scott Fahlman )教授決定,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表達卡內基梅隆大學網上公告欄上的幽默帖子。為此,他建議他同事用微笑字符系列 :-)來表達諷刺,或是用 :-(來表達嚴肅。

而他有所不知的是,他正在永遠改變我們在網上交流的方式。據估計,人們每天發送100億個表情符號。

根據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他們負責將世界語言數字化)的數據,2021年排在國際前10名的表情符號裏,就有五個是微笑表情符號。

_125587795_b5de8672-39cf-4863-8ea5-47c6b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利用現代科技讓老人開心和微笑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蒙娜麗莎》之所以有名,並不是因為她神祕的微笑
  • 《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小孩每天笑四百次,大人只有十五次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