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針灸有痠、脹、觸電感覺是正常的 針灸前後注意事項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別擔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任陳嘉允指出,針灸前應注意,心針項有出血傾向、灸有灸前正值懷孕、痠脹經期、觸電血壓過低、感覺血糖過低、正常癲癇等狀況,後注應事先告知醫師,意事讓醫師評估是別擔否適合針灸。 儘量穿著寬鬆輕便衣物,心針項並解下配戴物品,灸有灸前以便針灸操作。痠脹 空腹、觸電過飽、感覺情緒起伏過大、激烈運動後都不宜針灸;針灸時,應少量進食為宜,並至少休息15~20分鐘,使情緒放鬆後再由醫師治療。 有扎頭皮針的患者,例如中風、頭痛、睡眠不足等病患,須保持頭皮的清潔,建議治療前一天要洗頭。 針灸時,局部會有痠、脹、觸電等感覺,是針灸的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 儘量保持心情放鬆,因為緊張會使肌肉緊繃,造成針痛錯覺。 不要任意移動身體及覆蓋針灸部位,以免發生針彎折或滯針之狀況。 針灸過程若出現頭昏、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狀況,是暈針的前兆,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針灸後,因皮膚本來就充滿密密麻麻的小血管,很容易不小心就扎到小微血管,若扎針處若有瘀血,為正常狀況,不需要擔心,人體3~5天後身體即會自行吸收。 針灸後可多喝溫開水(至少300c.c.),避免喝冰水,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針灸治療效果。 針灸後應休息1小時,避免激烈運動。 若患處若出現紅腫熱痛,需要盡速回診。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針灸前
針灸中
針灸後
。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位老人,慢性病、糖尿病患跟著增加,透過中醫2方法降血糖
。1神經麻痺恐嘴歪眼斜,中醫點名針灸治療有助紓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乡村课堂进信宜,点燃儿童阅读热情
- 《全員請上車》王彩樺曝女兒心儀對象 張立東慘被數落
- 类脑计算机会成为AI时代的“宠儿”吗
- 科技赋能交通 提升出行体验
- 寒潮蓝色预警继续: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 「88會館」郭哲敏涉洗錢5千萬交保 抱怨電子腳環常沒電
- “顶流”与“顶流”的相会,西牛麻竹笋对话“尔滨”
- 福彩公益金为孤困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 馬斯克突然宣布!特斯拉全球裁員或波及上萬人
- 停招再复招:一个“小学六年变四年”实验样本
- 胸痛恐是心臟病、中風警訊 研究:飲食中含6食物可降猝死風險
- 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一)
- 低調訪中!馬斯克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 尋求開放全自動駕駛
- 来潮汕,做个最潮的人,过个潮汕年!
- 穿越时光隧道 感悟麦坪文化
- 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三)
- 夏季,哪些食物不宜隔夜吃?
- 宇宙人20週年2度攻蛋 主唱自肥揪陳綺貞開唱
- 流利英文怼回外国熊孩子 10岁“淡定弟”:长大想当翻译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