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北京启动一批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打破中小学限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北京热词。随着最近一批中学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关于“掐尖”和拔尖的批中破中热议再起。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学拔新人小学限制此次基础教育领域的尖创改革旨在集纳大中小学、校外教育、才培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养项在人才发现、目打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北京坚决不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启动各项目校也表示,批中破中项目与学校招生无关。学拔新人小学限制

集团联动打破年龄限制

近日,尖创海淀区的才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北京市十一学校联盟校等相继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养项集团内各成员校学生均可报名参与,打破了中小学,甚至大学间的围墙。

比如,十一学校联盟校的首期项目面向新初一及小学高年级学生;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面向初一、初二及小学高年级学生;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物理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集团内发现、培养物理学科拔尖人才,实施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

作为朝阳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也在探索小初高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在数学建模、信息编程、人工智能等领域开设课程。

“高精尖”护航拔尖人才

随着项目启动,强大的师资外援公布。比如,人大附中暨联合总校的项目由各成员校骨干教师、相关专业国内双一流大学及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及研究生共同授课。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项目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协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设计和实施多层次、多领域的科学教育。 北京四中与16所高校携手,共同开发特色学科领域的大学先修课程。

很多中学还强调挖掘学生的科技特长。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邀请报名学生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工程领域中,按顺序选出自己的三大意向。人大附中请学生从数学建模、算法编程、计算机辅助视觉系统等选项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项目。

专家观点:要有高峰就得先有高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曾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着力探索和回答的一个战略性主题。要创新推动、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兴趣导向、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灵活弹性、就近就便、各得其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认为,拔尖不是掐尖,要有高峰就得先有高原。中小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意愿,保护好孩子的创新潜质,并为学生搭建起不同的赛道,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赛道上去奔跑。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