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回收家庭过期药 新挑战也是新出路

回收家庭过期药 新挑战也是回收新出路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1-23 10:33:38 【字体:小 大】

  我国约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其中80%以上的家庭家庭都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大部分人不具备处理过期药品的过期常识。近日,药新也新在“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中,挑战一场“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在上海市黄浦区举办,出路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和上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回收药师联合“摆摊”,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家庭关注。

  家庭过期药危害有多大?过期化解这道难题有多紧迫?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相关活动中都难免被提及。药新也新只不过,挑战在此次活动现场,出路一位药师积极劝阻顾客购买作用相似药品,回收这个举动看似不起眼儿,家庭却代表着医改的过期一种趋势。

  在医改之前,无论在门诊开药,还是在药店买药,通常是从医保个人账号上支付药费,倒药骗保通常骗取的就是医保个人账号里的钱,相当于将“私用”的看病钱套现。医改之后,由于个人账户增加互助救济功能,倒药骗保将会危及医保共济资金,性质更为恶劣。特别是,“双通道”保障的药品价格很低,与“双通道”之外相同药品之间差价很大,一旦发生倒药骗保,非法获利空间将随之增加。这也给医保基金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要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就得加大对药品使用的监管力度,医生和药店工作人员,将会感受到更大的监管压力,随意多开药或向患者推销不必要的药品等行为,就容易踩到骗保的红线。不开大处方、不卖多余的药,将会变成防范骗保的常规手段与基本要求。这些变化虽然很微妙,但影响深远。

  信息时代,防范骗保也要更新方式,疏通信息交流渠道,让患者无论到哪里购药都尽在掌握之中,方能挤压倒药空间。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强化日常用药指导和慢性病管理,才能提升用药的精准度,减少家庭囤药等现象,并在最大限度堵塞倒药骗保漏洞。

  回收家庭过期药,新挑战也是新出路。因为挤压倒药空间、减少家庭囤药等,虽然是为了防范骗保,客观也能起到减少药品浪费的作用。提高医保福利、强化基金监管、回收家庭过期药,可以做到一举多得,在推动重大医改举措的同时,也能顺带破解家庭过期药回收难题。

  时 本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