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成人口第一大国 红利还是陷阱
导读 印度这个国家,印度一向自诩南亚大国,将成各种指标都要和中国比一比。人口就在最近,国红印度如愿以偿了。利还据环球时报报道,陷阱根据联合国的印度统计,印度的将成人口将... 印度这个国家,一向自诩南亚大国,人口各种指标都要和中国比一比。国红就在最近,利还印度如愿以偿了。陷阱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根据联合国的将成统计,印度的人口人口将在2023年全面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等到2050年,印度的人口将会达到惊人的16.68亿,而那个时候,中国人口只有13.17亿。印度在这个指标上,的确是超越了中国。消息一出,给印度媒体高兴坏了,在国内当成喜讯各种转发,为自己在这项指标上的超越,而沾沾自喜。然而对于印度而言,人口增多带来的一定是红利吗? (爬火车的印度人民) 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为何却从来没听说过印度吃到过人口红利呢?并非所有的人口都能被称作是人口红利,只有人口能够转化为劳动力,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才是“人口红利”,反之,那就是“人口黑洞了”。 而对于印度来说,就是如此。首先是印度的教育水平,印度的文盲数量已经达到了2.8亿,占到了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一个,即便进到工厂也什么活都做不了。想进富士康还要做测试题呢,没有文化,想进厂都是困难。 (印度街头) 所以对于那些文盲,想工作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没有文化要求的。比如,洗衣厂。你以为印度的洗衣厂都是洗衣机吗?错了!印度的洗衣厂最多的并非洗衣机,而是人。所有的衣服到了这里,全部由人来手工搓洗。因为用人来搓洗,甚至要比用洗衣机成本更低。这也让印度恶性循环,导致印度的工业化发展不起来。 (印度洗衣厂) 而印度吃不到人口红利的另外一大主因,就是工业化进程太慢,制造业太拉胯。我们常说实干兴邦,这个实干兴邦中制造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这个国家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赚钱,才能发展。小体量的国家,尚且能够靠着单一的旅游业稳住脚跟,但是对于大体量的国家而言,不依靠制造业就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但是印度的制造业在印度GDP当中的占比,只有23%,服务业却高达61.5%。庞大的人口,却没有足够的岗位来养活他们,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挨饿。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现在印度属于重度饥饿,有多达2亿人根本吃不饱饭,更别说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制造业了。 (印度恒河边) 这几年印度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仿制药、电影和IT了。但是这三种加在一起,能为印度贡献的GDP也少之又少。从事这些工作的大量印度人才,也都流向其他发达国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CEO中,有超过30%都是来自印度的或者是印度裔的。而很多印度杀出来的精英,也都开始移民他国。这足以说明,印度根本留不住人。而吃不到人口红利,人口数量却只增不减,最终只会让印度不堪重负。 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数量却即将超越中国。这对印度来说,绝非喜讯,而是危机。
- 最近发表
-
- 肉牛亏损严重,这头牛却逆势盈利头均3000元以上!凭什么?
- 行醫30多年,不過是在死神大門外討點飯吃
- 《從邪念到暴行》:他滿腦子想著要以活人獻祭,來拯救加州不受災難性的地震毀滅
- 當教育成為階級戰:台灣迎向雙語國家,師資不足背後的「難言」之隱
- 菲律賓棉蘭老島發生6.8級地震 中國駐達沃總領館:未接到中國公民地震中傷亡報告
- 《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若無法區分「同事」與「朋友」,職場人際會令你心力交瘁
- 《修辭的陷阱》:教育體系為什麼是菁英族群控制社會的理想機制?
- 「混血兒,你支持哪隊?」
- 【安徽日报】滁州市琅琊区:“文化大餐”添年味 多彩活动庆新春_
- 【小說】乙一《ZOO》導讀:溫暖與寒意同時交纏的閱讀感受,這正是短篇小說的無限韻致
- 随机阅读
-
- 互敬互爱家风正 家庭和睦万事兴_
- 從這三點判斷女生到底是只想做朋友,還是真的喜歡你
- 奪菲律賓史上首枚金牌,狄亞士破舉重55公斤級項目奧運紀錄
- 餐廳蹭「小林同學」人氣引發炎上,為什麼老闆想道歉滅火卻變成提油救火?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本輪巴以衝突以來加沙已有近8000名兒童死傷
- 李慧詩爭先賽奪銅:盼奪金但未如理想,盡力過無悔
- 品質較好的五金可延長系統家具的壽命,挑選時要留意哪些事?
- 《手槍女王》:你要十八歲的那種手技一流、輕功強,她可能十三歲就要開始打
- 南农晨读丨客家古韵
- 行醫30多年,不過是在死神大門外討點飯吃
- 萬維鋼《高手賽局》:混合策略是不怕被識破的陽謀,說到底,大家都是納許均衡的奴隸
- 【2020東京奧運】中華隊8/5戰績&各國獎牌榜:空手道「型」王翌達無緣晉級,女子高爾夫徐薇淩暫居第20、李旻第25,明日再戰
- 【新品推荐】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重磅来袭,欢迎抢购!
- 科學闢謠:不吃早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是真的嗎?
- 【專訪】《VERSE》雜誌創辦人張鐵志:成為更多文化烈焰的小火種,台灣的新時代精神正在成形
- 《華人眼中的法蘭西》:拉.封丹與「3S」閒適智慧,是法國人數百年來身體力行的生活哲學
- 美國男子刺死6歲巴勒斯坦裔男孩:連捅26刀 為仇恨犯罪
- 東奧嚴審跨性別和睪固酮濃度高的女性,為了多數排除少數權利,不是真正的正義
- 肉眼看星光閃爍,為什麼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影像卻能清晰透徹?
-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重複和意義,是抗拒時間影響記憶的兩個主要方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