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支撑力持续增强 创新是关键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新动数据显示,6月份,撑力持续创新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增强装备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关键制造业高端化、新动智能化、撑力持续创新绿色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增强新产业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关键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支撑力持续增强。 今年6月份,撑力持续创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增强与5月份持平,关键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之下。新动但与PMI整体走势有所波动不同的撑力持续创新是,高技术制造业PMI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比上月上升了1.6个、增强0.3个百分点,达到52.3%、51.0%。 综合生产和效益的数据,对这一态势的观察可以更明显。从生产来看,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15个月保持在30%以上。从效益来看,1月份至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新动能新优势集聚增强,是我国深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2.2倍,已布局建设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30%左右,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近年来,“大国重器”频频上新,彰显中国制造新力量。 当前,科技与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上“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质量产品供给、产业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因此,进一步增强新动能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新动能的支撑力,创新是关键。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历史经验表明,谁能抓住机遇占得先机,谁就能乘势而上。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会,我们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增强新动能的支撑力,产业是载体。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动能的培育非一夕之功,这也对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快建设完善需求导向、应用牵引、企业主体、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东兰全力保障“蚂拐节”食品安全
- 科技启智,慧“芯”未来 中小学科普主题活动走进古城小学
- 智慧化办公成为联合办公行业下半场角逐新战场
- 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表)
- 高邮:一座普通县城的工业逆袭丨县城故事
- 埇桥区:老年助餐服务 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吃出“幸福味道”
- 天宫一号数据商业服务平台:为空间站攒经验—新闻—科学网
- 一位百岁学者的人生谜题丨记者手记
- 微生物在有机固废堆肥中的作用与应用(四)
- “三送行动”指导解决泸石高速建设难题
- 讯息: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建议打破以985211排序的招聘标准
- 加快联网系统建设 增强预算监督实效
- 仅耗时75分钟,郑钦文奥运后本土首秀光速取胜
- 《202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河南新闻
- 晋江市“四重视”全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 俄羅斯再徵兵13萬 派華格納前指揮官前線督軍
- 张之臻结束澳网之旅 三线作战“竭尽全力”
- 國家主席習近平赴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泰國進行訪問
- 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 入會順序︰先中國後台灣|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