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旋轉烤肉,席捲歐洲:在柏林尋找土耳其

香港周末,旋轉烤肉常常都會看到印尼、席捲尋找菲律賓外籍傭工坐在公園或天橋上休憩,歐洲享受一星期唯一的柏林假期。網上或新聞不時都會見到顧主刻薄或虐待外傭,土耳他們的旋轉烤肉苦況幾乎人所皆知。離鄉背井打工,席捲尋找為的歐洲只是賺取微簿收入,支持家鄉的柏林生活。人離鄉賤,土耳冷暖自知。旋轉烤肉

德國是席捲尋找二戰戰敗國,首都柏林幾乎每個角落都被破壞。歐洲德國士兵死傷慘烈,柏林戰後德國需要重建,土耳可是嚴重缺乏人口勞動力。為彌補人口勞動力,戰後德國大量輸入外籍勞工。德文外勞稱為「Gastarbeiter」,直接翻譯便是「客籍工人」。東西德分裂,東德輸入的外勞主要來自越南,西德的外勞主要來自土耳其,協助德國的經濟重建。柏林是土耳其族群的聚居地,主要聚居在柏林的韋丁區(Bezirk Wedding)、紐寇區(Neukölln)與十字山區(Bezirk Kreuzberg)。有趣的是,土耳其移民卻改變了柏林人飲食習慣,甚至在整個德國落地生根。

我說的食物是「土耳其旋轉烤肉」。德文一般稱為「Döner Kebab」或簡稱「Döner」,是一位來自土耳其叫Kadir Nurman的外籍勞工,在1972年發明的快餐。時至今日,Döner是繼咖哩腸後,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食物。

Doner Kebab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Nurman與其他外勞一樣,工作都相當辛勸,忙碌的工作,每天只有很短的時間進食。Nurman有見及此,於是,將烤肉夾在麵包裡,類似三文治一樣,可以邊走邊吃,合適繁忙的都市人。後來,更會加入不同的蔬菜及醬汁。醬汁有不同的變化,常見有香草醬(Kräutersoße)、蒜蓉醬(Knoblauchsoße)、辣醬(Chilisoße)。柏林有一大堆的素食主義者,因此,也有「Gemüse Döner」(Gemüse解作蔬菜)供應。

一開始時,只有一部分的外勞光顧Nurman在「選帝侯大道」(Kurfürstendamm)的小食店。後來,這種新穎的食法,愈來愈多喜歡,漸漸便在柏林流行起來,後來傳至整個德國,甚至歐洲。不只外勞,甚至成為很多德國人日常食物。

一般人都誤會,以為德國式的Döner其實最早是來自土耳其,Nurman只是將當地的飲食文化帶來德國。可是,這種吃法,實際上最先出現在柏林。Der Döner ist deutsch.(Döner 是屬於德國的。) 在土耳其,這種的旋轉烤肉只會一星期供應一次,屬於比較上流的食物,一般的平民不容易享用。相反,Nurman是這吃法的始祖,由德國反過來影響土耳其。

時至今日,德國境內已有一萬六千間的Döner食店,單單是柏林已經超過一千間。可以說,柏林除了是德國的首都,還是Döner的首都。最著名的一間叫「Mustafa’s Gemüse Kebap」,小店位於Mehringdamm,由朝到晚人頭湧湧,有人從柏林泰格爾機場(Berlin Flughafen Tegel)一下機,便直接到小食店前排隊。可想而知,柏林的Döner有多知名,也不需要甚麼食評機構來鑑定。小食店的旁邊便是Curry 36,是柏林馳名的咖哩腸小食店。文化多元,從一條街的小食店便可知。

AP_741319708785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上一代的土耳其外勞,很多都已經在德國落地生根,第二、第三代的土耳其人,語言已經不是障礙,德語已是他們的母語。歧視移民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不倫他們對當地有多大的貢獻。年輕一靠的德籍土耳其人,比起他們的祖父輩,生活也沒有那麼艱苦。Kadir Nurman這位Döner之父,在2013年十月在柏林的舒斑道區(Bezirk Spandau)醫院與世長辭,可是他的飲食文化遺產卻一直留下來。

換轉香港這一端,大概很難想像這種事情會發生。部分香港人眼中,外勞就只是外勞。人雖生而平等,可是我需要平等,並不等於要認同別人也需要平等。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