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城市六千年史》:這東西又吵、又擠、又混亂,但卻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文:Gene

你喜歡住在城市還是城市鄉村呢?

記得小學時,某次作文的千年卻人題目要我們論述一下自己是喜歡住在城市還是鄉村,結果班上壓倒性多數的史這小正太和小蘿莉都寫說喜歡住在鄉村,結果老師非常崩潰,東西的發上課時一直試圖說服我們鄉下的又吵又擠又混生活有多麼不方便等等,搞得我們覺得非常莫名其妙,亂但類最不是城市說好讓我們自由發揮的嗎?

我自己當時也是選擇鄉村,因為每年春節跟著媽媽返鄉過年,千年卻人在稻田中,史這有玩不玩的東西的發小花、小草、又吵又擠又混小魚、亂但類最小蝦和小蟲,城市還能肆無忌憚地在鄉間小路上盡情奔跑追逐,千年卻人不像在城市裡的史這生活有各種各樣的限制,放眼望去的儘是水泥森林,還有許多藏污納垢之處——市區裡許多地方,我們都被家長一直告誡千萬不能接近,更甭提污濁的空氣和擁堵的交通。

然而,出了社會後,開始瞭解了那位老師當時的心情,因為在享受了大城市的各種便利之後,儘管還是不喜歡人擠人的感覺,但是要在鄉下長住,至少我本身就不太習慣了。雖然仍然覺得田園風光依舊美好,只是偶爾去旅行放鬆一下就好。

過去這十幾年間,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比例與日俱增,在一些大國甚至是以國家政策的高度來推動的。究竟為何人民也好,國家政策制定者也好,對城市情有獨鍾呢?城市究竟有什麼魅力或幻象,吸引成千上萬的阿宅趨之若鶩而甘願忍受擁擠、吵雜和擁堵呢?

英國歷史學家班.威爾森(Ben Wilson)在《城市六千年史:見證人類最巨大的發明如何帶動文明的發展》(Metropolis: A History of the City, Humankind’s Greatest Invention)提出,城市及其生活方式的興起不僅是人類文明的象徵,更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古老的烏魯克開始,他穿越了數十個世紀,全方位地回顧了六千年的城市歷史,觸及人類活動的各個面向,包括文化、經濟、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和建築學。他以深情的筆觸記錄了這一過程,並充分認識到城市的美麗與缺陷。他的敘述穿梭於不同的城市和世紀之間,把原始資料、軼事和藝術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過去這幾年的全球大流行和社會動盪為世界各大城市帶來了諸多挑戰,讓很多阿宅爭先恐後逃離城市到鄕間去。威爾遜觸及了COVID-19大流行對城市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重振人們逃離大都市的趨勢。他強調,為了吸引資本和全球人才,城市必須有效管理並提供充足的服務。此外,城市還必須為多元文化和信仰的安全融合提供獨特的環境。他強調,城市具有彈性和適應性,能夠抵禦各種災難,許多城市創新正是對災難的回應。

《城市六千年史》深入探討了城市作為經濟和工業動力的角色,以及伴隨而來的好處和挑戰。威爾遜指出,城市的發展雖主要由商業和貿易驅動,但高人口密度所創造的獨特社會互動使城市成為社會和政治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他還探討了城市如何發展、變化,最終擴展為當今社會和政治學家所研究的「超大城市」,即新型城邦。這些城市不僅依賴全球經濟,而且擁有獨特的政治經濟環境。

《城市六千年史》中提到的大都市,從美索不達米亞三角洲崛起,到巴比倫的頂峰時期,這些城市擁擠、多元化,是貿易中心、寺廟和歡樂的所在地。《城市六千年史》當然要提到了蘇美人建立的烏魯克(Uruk),這座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南部一座古代城市。烏魯克擁有非凡的建築,主要是宗教建築,是首個大規模生產技術的發源地,而楔形文字也是在烏魯克發明的。威爾遜對這些城市的特點——包括猖獗的犯罪、淫亂和不道德——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探討了阿宅們如何試圖淨化、組織或私有化這些城市。

對於雅典、亞歷山大和羅馬等文明成果產出豐富的古典城邦,《城市六千年史》中分別進行了創意生產的理論分析。例如,網格狀街道使亞歷山大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城市。相比之下,雅典的不規則設計則是「自發的和實驗性的」。當羅馬人征服世界時,他們也帶來了自己的建築環境。羅馬的沐浴文化不僅讓野蠻變得乾淨,也讓它們變得羅馬化和都市化。羅馬阿宅在浴室中處理商業、政治辯論、八卦,甚至謀求社交邀請,浴室成為了城市生活中獨特且包羅萬象的優雅體驗,更是一種公共活動,雖然浴池中的水質在現在的標準來說,應該是很髒汙不堪的。

《城市六千年史》中對羅馬公共浴室有精彩討論,可是位於現今巴基斯坦的哈拉帕城市摩亨佐達羅,也同樣引人入勝。在這個城市,每個家庭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經擁有抽水馬桶。他把分佈在今天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比作水邊的伊甸園。這些城市沒有寺廟或宮殿,只有穀倉、集會大廳以及污水和供水系統,這些可能是社區生活的中心。他認為,這些城市的清潔程度可能是伊甸園故事的歷史基礎。他寫道,城市每天處理大量人類排泄物的能力,反映了集體公民努力的嚴肅性。

我在12月中前往新加坡參加演化生物學研討會的飛機上讀這本《城市六千年史》時,一打開就剛好是第五章〈美食之都:巴格達(公元五三七至一二五八年)〉,開篇提到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有一個唐代沉船珍寶展,展出了一系列來自該沉船的陶瓷和金銀制品。這些文物記錄了中國、伊斯蘭世界和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往來。展覽的亮點之一是一批長沙陶瓷碗,這些碗沿著展示區起伏,模仿波浪湍流,象徵著文物的起源。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