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图为会议现场。把脉 周燕玲 摄 “喀斯特地区一方面蕴含丰富的特地态环资源急需发展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另一方面又存在较为严重的貌生石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说,境资急需破解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源利用难题。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之“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主题论坛11日在贵阳举行,把脉论坛聚焦喀斯特地区面临的特地态环石漠化、地下水污染、貌生重金属污染、境资生物多样性递减、源利用不合理的把脉资源开发、山区干旱缺水、特地态环生态环境反复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貌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境资 数据显示,源利用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着18亿人口的生产生活。而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喀斯特看贵州,因此,贵州被称为“中国的喀斯特省”“喀斯特博物馆”。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看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生态脆弱,成土速度极慢、石漠化严重,自净能力弱,严重制约乡村振兴。因此,他建议构建发展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培养建设多学科综合研究和管理人才队伍,促进西南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应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挪威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拉尔森说,国家之间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对挪威还是对中国来说,国际合作都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环境管理知识库。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在喀斯特水环境治理方面,贵阳市南明河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治理水污染“顽疾”。8年来,南明河全面消除了河道恶臭,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说,南明河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为喀斯特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方案,不仅节约土地和成本,每天还向南明河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每年节省跨域调补水5亿吨。 会上,参加论坛的相关专家还从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维模式、科学的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地矛盾解决提供了科学模式。(完) (周燕玲)专家把脉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7-12 09:22:19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是谁在炒作“暑期最可怕”?
- 《茶堂懷錄》:逸公壺與孟臣壺兩位名家各有其特點和風格
- 《BBC美食頻道》的蛋炒飯教學,算是「文化挪用」嗎?
- 全市民营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召开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警示约谈会
- 天猫“双11”泉企奋战 运动、男装“大满贯”
- 暑期临近出行增多 小心“机票退改签”骗局
- 广州高明区规定高中择校费最高21800元
- 澳大利亞悉尼一教堂發生疑似持刀襲擊事件 至少4人受傷
- 阿富汗赫爾曼德省發生交通事故 造成21人死亡
- 每亩额外奖励4元!广东创新实施公益林激励补偿机制
- 江门招160人!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4月22日起报名
- 今年“强基计划”招生有何新变化
- 扎实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旅韓大熊貓「福寶」與公眾見面活動將於今日截止
-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 美媒:查爾斯三世健康狀況不佳 葬禮計劃定期更新
- 牛儿灯:原始农耕的文艺图腾
- 【安徽日报】找准“病灶” 为基层“松绑”减负_
-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波音公司改進安全措施不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