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不被占”拟入法 保障学生锻炼权 医疗
10月19日,体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被占议案。草案中,拟入为应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而修订的法保内容引人关注。报道透露,障学体育法中拟新增“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生锻以确保学生在校有充足的炼权体育锻炼时间。此外,医疗草案还修改了“体育考试”条款,体育以提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被占地位,以此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拟入目的。 体育课时被占用,法保每天锻炼时间不够,障学不仅让中小学生失去了快乐的生锻源泉,也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炼权体质健康水平。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曾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 面对这些情况,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各部门曾多次在相关文件中要求学校不占用体育课时,保证学生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这些规范要求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但在执行中仍有力度不够的问题。如今,“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和“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有望写入法律,一方面说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已经达到个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要求规范的现实约束性必将变得更强。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在学校锻炼身体的权利,都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当然,即使体育课受到法律保护,在现实中也仍有可能受到蚕食。为此,强化相应监督,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很有必要。教育部门对学校开展的相关检查,绝不能落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导致“只有检查期间才有体育课”的尴尬情况。“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和“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一定要成为所有学校的常态,而不是应付检查的“应急状态”。 能否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考验着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也考验着有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更考验着整个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体育课不受重视,学生锻炼时间上不来,根源还是畸形、功利的教育观在作祟。在这个问题上,想要正本清源,还需纠偏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观念,让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点和立法保护同样重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海淀:持续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 還有颱風外圍環流! 氣象局發布8縣市「大雨特報」
- 因安全问题,该地暂停所有光伏施工!
- 秘魯沿海巨浪已致1人死亡 85個港口關閉
- 1000+优质岗位等你来!
- 天气又要变脸冷空气将登场 泉州15日起降温又降雨
- 开展“四送一服” 积极为企业解困
- 为何疾病“男女有别”?雄激素在性别差异性疾病中扮演多重角色
- 福建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业务培训班
- 数字孪生模型可增强系统自控能力
- 我市出台《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备案管理办法》
- 難得同台 台北市長選戰「三腳督」同框比讚
- 南京建邺:保障2024江豚音乐节“舌尖上安全”
- 惠普科技總經理黃河明:二〇〇〇年大趨勢|天下雜誌
- 樊锦诗获小行星命名,再捐赠1000万!—新闻—科学网
- 赤道幾內亞首次暴發馬爾堡病毒病疫情
- 东北三省一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签约仪式在吉林省举行
- 中国学者提出大胆假说,回答这一困扰学界多年的谜题—新闻—科学网
- 中方談飛艇誤入美國領空:意外偶發事件考驗美方誠意
- 洪水无情人有情,汕尾甘薯暖人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