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嘲諷「跟瘋」世足沒有比較高尚,實際上就是在罵台灣人欠缺民族自尊心

持續一個月的嘲諷2022年世界盃,在阿根廷隊由當代球王梅西的跟瘋高尚帶領下,驚險戰勝法國拿下金盃,世足實際上罵一場童話般的比較完美結局,宣告四年一度的台灣全球最大盛事,就此結束。人欠

新聞或社群媒體上,缺民世足狂潮淹沒了整個版面。族自尊心無論是嘲諷看足球的人或只是蹭熱潮的人,時不時都會發文、跟瘋高尚留言討論。世足實際上罵而運彩投注站湧進大大小小不分年齡層的比較人瘋狂投注,彷彿是台灣攸關生死的大事。當然也很多老球迷或旁觀者看不下去,人欠認為台灣人就是缺民愛跟風,平常根本不看足球,為此冷嘲熱諷。

但台灣人之所以每四年一次瘋迷世界盃,有其道理。理由自不為道德高尚、日子好過,或驕傲自滿的人所接受。但卻反應了台灣人的處境、心態,與需要。

尋求參與感

太久遠的事姑且不論。台灣轉播世界盃,最早是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由華視連續轉播五屆(後來改其他平台轉播)。當時是老三台跟平面媒體發達的年代,世足風雲如故事或娛樂節目一般,成為資訊封閉的台灣人,得以一窺世界最受歡迎運動的盛況。

在網際網路興起、資訊爆炸之前的時代,世界盃當然是童話般的存在,對除了國球外,運動貧瘠的台灣來說,就是世界大事(但與台灣無關)的存在而已。

台灣人初始關注世界盃,是一種「亞細亞的孤兒」的心態。彼時外來政權的統治日薄西山,台灣人開始產生本土化的認同,在退出聯合國後,逐漸認知到自己與中國無關,且失去了一切可能的國際地位與交流。

當時經濟起飛正當開始,台灣人無論是個體或國族的構成,充滿一切可能與想像,便想融入世界,想要追求「認同」與「歸屬感」。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