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歐美汽車大廠轉移供應鏈、降低對中國依賴,汽車零組件成為台灣下一波成長契機

在美中對抗的歐美大趨勢下,又接連遇到疫情塞港、汽車汽車俄烏戰爭等問題,大廠低對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轉移中國歐美除了積極打造自己的供應半導體體系外,各大車廠也悄悄地降低對中國汽車零組件的鏈降零組依賴,而受到供應鏈轉移激勵,依賴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有望成為下一波契機。成機

歐美汽車品牌廠正轉移在中國零組件供應鏈

美中對抗仍在僵持,為台灣下國際汽車大廠正在減少向中國採買零組件。波成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而今(2022)年上半年台灣出口汽車零組件卻大幅度成長達到46.3%,長契主因是歐美車用晶片荒、缺車潮及通膨等影響,汽車汽車而歐美消費者轉購中古車或延長舊車使用的大廠低對情形,導致零組件需求上揚,轉移中國帶動台灣出口成長,也顯示台灣業者的競爭力。

近日《金融時報》引述歐美汽車高階主管和供應鏈專家表示,國際大廠目前正低調地轉移對中國汽車零組件的依賴。福特(Ford)高管特德坎尼斯(Ted Cannis)直言:「(整個行業)正在反思物流業務,這會是未來10年供應鏈的焦點。」

報導稱,多數跨國企業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規模,不可能完全放棄中國市場,但是必須「減少風險」,正在悄悄地轉移供應鏈。目前它們鎖定的目標是在中國生產只供中國使用的零組件和汽車,透過訂單分散、生產地轉移等方式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台灣5大產業陸續回台

事實上,中國的供應鏈轉移早在2019年就已經發生。當時投資台灣事務所執行長張銘斌直指,過去像電子業海外生產比重高達9成,當時那波台商已有「伺服器」、「網通設備」、「自行車」、「汽車零組件」和「車用電子」等5個產業鏈回流。

當時著名的例子就是充電式車用工具大廠——車王電子。它們率先宣布在台中新建智慧化產線及新廠,總投資額達新台幣25億元。經濟部表示,如車王電子在台灣及中國皆有生產基地,但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多項產品名列課稅清單,因此決定將產線移回台灣,

經濟指出,車王電規劃在台中既有廠區新增智慧化產線,並在台中港加工出口區建新廠,因應產能需求,預期有助強化台灣車輛智慧化相關零組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而陸續還有宇隆科技、東陽實業、堤維西、界霖科技等車用零件業者。

蔡總統台中參訪車王電子(2)Photo Credit: 中央社

總統蔡英文(右)26日下午在台中市大雅區參訪車王電子公司,除聆聽簡報外,也參觀廠區設備,更親自體驗車王電子研發的電動巴士模型等。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於2019年7月26日。

企業回流已帶動410家企業,新台幣9252億元投資

汽車產業對經濟相當重要。汽車工業屬於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綜合產業,產業鏈體系龐大,1輛汽車約由3萬多個零件組成,其中涵蓋鋼鐵、塑膠、石化和電子等不同產業,汽車生產也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素有「火車頭工業」之稱。

台灣汽車零組件經過多年努力,由生產導向轉為少量多樣之產品開發導向,產品開發能量已具規模,但業者受限於台灣市場規模小,量產難以突破,諸如車燈、保險桿、橡膠塑膠和鈑金件等,改朝向「售後服務市場」(After Market,AM)發展,一度佔全球市占率達90%。

過去10年來中國及東南亞加強投資,已經對台灣汽車零組件行業造成威脅,此外許多台灣廠商多以在中國設廠佈局,但仍受到於其本土業者的激烈,造成毛利率下降、利潤變薄等危機。

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在汽車零件製造業銷售額方面,2016至2018年雖然呈現上升趨勢,在2019年之後開始下降,成長率的部分則由年成長1.70%衰退至0.02%,呈現逐年下降市場正在萎縮的態勢。

不過,近來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台灣有了新的契機。全球的供應體系正在重塑,原本以中國為生產重鎮的汽車廠商,開始尋找下一個生產基地,台灣也有望成為重要的據點。

東陽第4季迎接旺季 AM事業重心在台灣Photo Credit: 中央社

東陽因應市場需求,AM事業以台灣為發展重心,供應全球市場。圖為東陽總裁吳永祥。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攝於2019年10月21日。

台商回流的另一個例子就是AM塑膠件製造大廠東陽。它們擁有全球市佔率約為70%,汽車AM鈑金件全球市佔率約為35%。日前東陽也宣布於台南投資新台幣40億,還指出將專注發展北美及歐洲保險公司市場,強化汽車零件新產品開發及整合AM產品供應鏈。

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疫情前各大產業業者為了分散風險,逐步從中國回流台灣,已帶動410家企業約新台幣9252億元投資。投資台灣事務所指出面對美中貿易戰煙硝未散,業者為了確保競爭優勢,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回台設置生產基地成為趨勢。

最後《華爾街日報》也指出,自從疫情、塞港缺工和俄烏戰爭等問題接連爆發後,各大產業也趨向建立更多供應商,避免重蹈過去晶片、零件荒等窘境。這也意味著,過去由中國主掌的多項產業,也將陸續分出產能給其它地區,替未來局勢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延伸閱讀

  • iPhone 14新機發表會背後,浮現蘋果供應鏈「往南走」的兩大轉捩點
  • 《提姆.庫克》:跳樓自殺、血汗工廠⋯⋯對於供應鏈造成的損害,蘋果在庫克領導下設法挽回顏面
  • 台商去年在中國獲利逾5500億元,匯回卻不到一成——是管道遭收緊,還是另有考量?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