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
鼓励各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推动职业院校、北京技工院校开展专业设置并动态调整;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市加施方建设一批数字领域“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昨日,快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字人字经展实北京市教委等9部门共同发布《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才培撑数出台16条硬核措施,育支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北京扎实开展数字领域重点人才队伍、市加施方培育平台、快数发展机制和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字人字经展实不断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才培撑数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育支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北京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市加施方 鼓励各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 据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荀连忠介绍,快数按照《方案》,本市将加强数字领域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着力培养数字战略科学家、数字领军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在支持数字领军人才成长方面,鼓励各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通过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以及举办高级研修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首席数据官和企业管理人员数字能力素质,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本市还将培育和壮大数字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对数字技术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衔接认定相应职称,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数字素养和专业水平。对数字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专业设置并动态调整,推动相关课程、教材教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同时支持技工院校开展数字技能社会培训,加强本市技工院校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将重点打造一批数字人才培育平台 本市将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重点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集聚创新人才平台。 在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体系建设方面,本市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设一批数字领域“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提升首都急需紧缺领域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能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通过支持承担重大任务培育和造就一批一流数字人才。 在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基地建设方面,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数字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作用,利用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开展数字人才继续教育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同时,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设,加大数字领域博士后人才培养力度。 将完善四大机制加快数字人才发展 本市将通过改进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将数字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积极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政策。 在人才引进方面,探索举办北京市数字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等数字领域人才比赛,快速集聚一批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人才,并加大为本市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 在人才评价方面,继续升级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持续发布数字职业,动态调整数字职称专业设置,支持数字型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我们针对数字领域陆续新增了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职称评审专业。”荀连忠指出。 对优秀技能人才可直接认定或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推动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大力培养创新性、实用型数字技能人才。 在人才激励方面,持续发布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相关岗位工资价位信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数字人才特点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在人才流动方面,鼓励数字人才在京津冀三地流动。支持各区制定出台精准有效的数字人才支持政策,引导优秀数字人才向重点企业流动,畅通企业数字人才向高校流动渠道。 《方案》实施后,全市各部门要加强数字人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数字人才投入水平,将高层次数字人才纳入地方高级专家库,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文/本报记者解丽 相关新闻 本市职业教育新增数字技能相关专业22个 在昨日的相应发布会上,市教委二级巡视员杨江林表示,本市已经在“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虚拟教研室”和“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工作中,重点支持数字经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和产城教融汇,着眼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数字行业领域,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同时,鼓励高校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新增设“数字经济”专业,继续推进相关高校做好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建设。“我们还在引导职业学校紧密对接首都功能定位和高精尖产业需求,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专业,积极申报增设区块链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数字领域相关专业。” 据其介绍,在职业教育方面,2024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数字技能相关专业22个。目前,高职数字技能相关专业布点137个,约占总数的21.1%;中职数字技能相关专业布点109个,约占总数的19.1%。面向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立项“大数据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等30个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探索校企协同、工学交替、多元育人的新模式,在企业一线岗位现场培养一批复合型紧缺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此外,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相关课程开发。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和“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评选建设工作中,重点支持数字经济相关课程课件开发和改革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中兴通讯:有信心在2022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
- 网传上海劝外地人返乡?上海发布回应
- 圣阳股份:一季度净利润2151.43万元同比增长213.12%
- 广西崇左:联动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
- 华为胡厚崑:智能手机业务受限让华为思考终端业务发展
- 赛意信息: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
- 花旗预测Metaverse可能带来13万亿美元的机会拥有50亿用户
- 浙江省首张“一带一路”贸易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诞生
- 波音公司向联邦航空局提交了波音787认证计划
- 五一假期七座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
- 南京部分银行调整首套房贷利率认定标准结清贷款且名下无房可认定为首套
-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启程前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 320家上市公司盘后披露2021年年报海特高新EPS超出星矿一致预期比例最高
- 浙江海宁:解除“4·2”疫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 缘来不晚 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帮老年人相亲
- 俄外交部:已与美国交换双方被捕公民各一名
-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为广州报告
- 机构人士: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渐显现长线资金有望迎来布局时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