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海蟾蜍在草屯已破千隻,專家:要有長久抗戰的決心,避免往外擴散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世界生物進入交配季節,百大避免被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外來往外海蟾蜍也絕非例外。由東華大學楊懿如副教授帶領的入侵數十名「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於上週前往南投縣草屯鎮進行海蟾蜍移除行動時,發現當地海蟾蜍以驚人的種海專家戰速度開始抱接產卵,目前數量已超過1300隻,蟾蜍草屯每日捕獲量約30至50隻,已破有長還有逐漸擴散趨勢。千隻

海蟾蜍究竟為何物?

海蟾蜍,久抗決心又名甘蔗蟾蜍,擴散是世界原產於中南美洲,生活於熱帶地區的百大避免陸生蟾蜍,尤其喜歡居住在人工改造的外來往外地方,例如:花園、入侵排水溝等等。種海專家戰海蟾蜍體型非常巨大,體長最大可達30公分以上,最重紀錄有2.65公斤。

海蟾蜍野外壽命約5至15年,為雜食性,主要捕食昆蟲、蜥蜴、蛙類等小動物,同時也會吃剩菜及飼料。

此外,海蟾蜍具有毒腺。與成體相同,無論是卵還是蝌蚪對於很多動物來說都具有毒性。海蟾蜍的卵是以一串凝膠袋狀的方式產在水中,雌蟾蜍一次可生產超過8000顆卵,長度約20米。

過去,海蟾蜍曾經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作為害蟲的生物控制工具。20世紀初海蟾蜍就曾經被引進波多黎各對抗侵襲甘蔗的甲蟲,此舉獲得了成功並進一步阻止經濟損失。自此之後,許多國家便利用海蟾蜍作為害蟲防治手段。

為什麼海蟾蜍會出現在台灣?

關於海蟾蜍被用來消除害蟲,楊懿如在公視節目《我們的島》中指出,雖然成效不錯,但因為牠皮膚分泌的毒液,不但會讓掠食者中毒身亡,還會吃掉比牠體型小的生物,像是蜥蜴、蛙類等,都可能成為牠們的食物。在澳洲、日本、菲律賓等國家,都有類似案例出現,也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相當大的擾動。

她也在節目中進一步提到,日治時期台灣也曾引進海蟾蜍進行害蟲防治,當時並沒有在野外形成族群。不過2015年以前,曾有進口輸入紀錄,研究人員也曾在台灣的寵物市場看到販售海蟾蜍的情況。楊懿如在現場觀察被捕捉到海蟾蜍,從體型大小和外觀上,懷疑牠們可能被圈養過。

根據《農傳媒》報導,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表示,2015年修訂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並建立簽審通關共同作業平臺,規定須審核通過才能輸入後,海蟾蜍就是黑名單一員,平臺並無海蟾除輸入資料,至於之前如何進入臺灣?林務局無法查證,但早期引進應是作為寵物飼養,現在寵物市場還看得到。

台灣海蟾蜍移除行動

近期海蟾蜍首次現蹤是在去年11月。海蟾蜍被志工發現生活在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的菜園中,經確認過後,當地民眾與志工團便著手進行移除活動。根據《自由時報》,里民三天兩頭會將捕捉到的海蟾蜍繳交至社區發展協會。統計至一月的移除數量已有4、500隻。

目前海蟾蜍主要分布在草屯鎮北勢里、御史里,零星出現在中原里、新豐里。楊懿如向《聯合新聞網》表示,海蟾蜍已經進入春天繁殖期,有些雄蛙移動到水田鳴叫,以海蟾蜍通常在降雨後繁殖,有些農田噴農藥,海蟾蜍不會接近。

她在該報導也指出,經過幾次每晚50多隻的移除後,分布核心區的族群有可能受到壓抑,發現有轉向分布邊緣地帶的情形。零星分布方式,讓移除的工作更加困難,畢竟控制像海蟾蜍這樣強勢的外來種,本來就要有長久抗戰的決心,避免往外擴散。

目前在地民眾與志工持續密切合作,期盼早日根除海蟾蜍。

同樣受到海蟾蜍嚴重侵襲的國家還有澳洲。根據《BBC中文網》該國在1935年引進海蟾蜍,希望可以消滅東北沿海地區的甘蔗害蟲。不料海蟾蜍適應能力強大,一路從東部地區長途跋涉至西部,他們的劇毒使猛獸的數量大幅減少,更有部分地區的鱷魚、蜥蜴等生物因此而絕種。

延伸閱讀

  • 在台灣迅速繁衍的外來種,鐮刀客「埃及聖䴉」的美麗與哀愁
  • 英國牛津原始森林發現珍稀原生種蜜蜂,可望成為養蜂人生態永續新選擇

新聞來源

  • 草屯海蟾蜍數量超過1300隻 已抱接產卵下達移除動員令(聯合新聞網)
  • 肆虐澳洲百大入侵種「海蟾蜍」現蹤草屯已移除50隻 擴散程度待調查(農傳媒)
  • 驚!30公分長「海蟾蜍」入侵 受刺激噴毒犬貓誤食致死(自由時報)
  • 澳洲水鼠精凖開膛剖腹 毒蟾蜍心肝變美食(BBC中文網)
  • 追緝海蟾蜍(我們的島)
  • 海蟾蜍(維基百科)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