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回收綠報報#43|清潔隊靠米袋、膠帶帶動回收率

曾有傳言指出清潔隊會拒收部分資收物,回收為破解這個謠言,綠報三義鄉的報清清潔隊員現身說法,分享清潔隊員的潔隊一天、並提出三義鄉清潔隊提升資源回收率的靠米策略與創意,證明一個2萬人不到的袋膠帶帶動小鄉鎮,也能屢創資收率年年增長的收率佳績。

「我們一早就要上山了,回收可能六點半不到,綠報就會看到我們隊員拿著早餐準備上工」,報清談起三義鄉小鎮的潔隊清潔隊,清潔隊隊長魏郁洧說得有些驕傲,靠米這些清潔隊員,袋膠帶帶動平時除了負責收運三義鄉里的收率大型垃圾、清潔水溝、回收清理動物屍體,並且需隨時待命處理民眾舉報的任務,如此繁忙的工作量,還能保持環境整潔又做好資源回收分類!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用創意推高資收率!清潔車改放客家歌

每當聽到「少女的祈禱」、閩南語的資收宣導,就知道清潔車與資源回收車在不遠處,但對於高達七成以上是客家族群的三義鄉鄉親來說,常陷入「聽攏嘸」的窘境⋯三義鄉鄉長徐文達突發奇想— 不如結合當地客家文化,遂由公所重新錄製每台資收車的宣導內容,讓資收車執勤時都是以「客語發音」;而垃圾車放送的歌曲,也改成知名客謠的「唐山過臺灣」,讓在地鄉親們備感窩心與親切。

2
圖說:結合當地客家文化,錄製客語版的垃圾車放送歌曲,讓在地鄉親們備感親切。(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除了宣導貼近習慣之餘,為讓當地民眾習慣資源回收物分類,三義鄉清潔隊發想出運用「米袋」作為資源回收袋的構想,讓家家戶戶在丟取垃圾時,能習慣性地將可回收物另外放置其中,便於清潔隊員能更加快速的回收分類;除此之外,為有效增加回收效率,部分未做好分類的資收米袋,清潔隊員會透過貼上「請分類」的膠帶,提醒民眾做好垃圾分類,置放在家門口的資收物才會被收走。

清潔隊隊長魏郁洧強調,讓米袋、膠帶創意走入鄰里,好處是可有效降低垃圾被焚化廠退收的可能性,米袋更是能循環再利用,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米袋上方皆印製著回收物的分類方式,藉此潛移默化的再宣導,讓在地鄉親從源頭就做好分類。

3
圖說:三義鄉特有的資源回收袋上方,則清楚印製著哪些廢棄物應分類、哪些是不可回收類,讓民眾丟棄物品可再多想個幾秒鐘。(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第一線清潔隊員甘苦談:從早忙到晚,拒收分類不合格垃圾有苦衷

民眾為了方便,在垃圾中混雜著資收物,而提交的資收物裡面也混雜未分類,這些狀況,間接加重清潔隊員的工作量。清潔隊隊長魏郁洧提到,凡是遇到春節、連續假日,清潔隊員就得至少往返兩三趟來載運垃圾,為避免送至焚化廠因為資收物被整車退回,清潔隊員還得身兼分類員,得花上至少一倍的時間將資收物分類出來。

被問及到是否有拒收資收物的情形,魏郁洧隊長說明絕無此事,表示沒有收取部分資收物的原因是袋中資收物未做妥善分類,為了改善此狀況,鄉公所配套推出資收米袋、「請回收」膠帶策略,藉此提醒民眾能主動在源頭做好分類,否則挨家挨戶都收到分類不完全的資收物,實在難以想像清潔隊員後續工作量。

4
圖說:三義鄉清潔隊運用「請回收」膠帶,提醒民眾平時就要主動在源頭做好回收分類。(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被問及到未來的規劃,三義鄉清潔隊隊長魏郁洧表示,接下來會持續配合環保署規定,像是玻璃分類要依顏色分得更細緻、紙容器也要從紙類中分類出來。他也提到,只期望更多民眾能一同加入落實分類的行列,像是寶特瓶壓扁減少體積、把瓶瓶罐罐內的廚餘清理乾淨,一起共同維護我們的土地。

想看更多環保回收相關資訊,歡迎訂閱【回收綠報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