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创新引擎 赋能产业发展
千里之外的广西施工现场,遥控装载机在接收到指令信号之后,打造顺利完成前进、创新产业铲装、引擎运转、赋能发展卸料、广西转向等一系列动作。打造 “这款5G智能铲装遥控装载机由柳工自主研发。创新产业通过5G网络,引擎用户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能向外地下达指令;与现场人工操作相比,赋能发展其遥控作业效率达90%以上,广西重量满斗率在120%以上。打造”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创管理部行政经理林毅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创新产业 近日,引擎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主场展示活动(以下简称广西主场展示活动)顺利收官,赋能发展包括柳工5G智能铲装遥控装载机在内的12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彰显广西科技创新发展新气象。 自2023年以来,广西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擎,不断提升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布局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 地面上行走的四足机器狗、天空中飞行的高性能无人机、全自动充电的自动机场(巢)……在广西主场展示活动中,“智能无人地空察管”系统闪亮登场。 近年来,在公共应急、安全生产、区域管理等领域,传统的无人机、机器狗、传感器等单一巡检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我们做好‘机’飞狗跳,就是为了各行各业管理工作中少一些鸡飞狗跳。”广西优可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旭华幽默地介绍。他们团队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的技术力量,在业内首创了“智能无人地空察管”系统。该系统将硬件和平台软件、云端与应用场景、算法与数据结构有效结合,可以跨区域、跨行业、多平台使用,能解决千行百业巡察与管控断层脱节的难题。 从载人交通到旅游消费,从空中物流到应急救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广西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源泉。在此次广西主场展示活动中,7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集中展示了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成果。 广西华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LED芯片测试机和晶粒分选机设备。“LED芯片的检验包括光学参数和电性能参数,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所以要通过测试机测试出芯片的信息并传输到分选机上。分选机会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分选。”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可广泛用于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机器狗以及电视显示器等。 在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南宁市走在了广西前列。南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建设无人驾驶航空科创核心区,与广西内外高校合作打造联合研发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向“新”发力,朝“质”而行。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持续提升。2023年,广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34%,比2020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居全国22位,比上年提升2位,排位创历史新高。 科技“尖锋”行动成效显著 牵引型花纹轮胎、长长的动臂、配备大尺寸彩屏的驾驶室……在广西主场展示活动中,一台绿黑白相间的“大家伙”特别引人注目。 “这款轮式挖掘机,是美斯达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代表产品。它可以安装多种属具,一机多用,适用于广西这种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尤其适合农林生产。”广西美斯达重工有限公司直营部经理莫海进说。 近年来,以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攻方向,柳工、玉柴等企业在工程机械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升级。 2022年10月,广西提出实施科技“尖锋”行动,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等七大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作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给广西带来了一河贯通、向海图强的历史性机遇,目前已进入施工关键期。 在广西科技“尖锋”专项行动资金支持下,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大学、广西交科集团等单位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关核心技术,赋能平陆运河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 广西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西通过组织实施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尖锋”专项,在国内首创叠型省水池布置的船闸新形式,设计了国内最复杂的新型输水系统,船闸阀门快速启闭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23年底,广西围绕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组织实施“尖锋”专项重大项目170项,自治区本级财政资助经费12.7亿元,带动配套经费投入61亿元,突破重大技术167项。 我国首台真三轴六面顶液压机、荣获首批国家“碳足迹1级低碳+”标识认证的新能源轿车、用于长征系列火箭的高性能高精度铝合金板材……将有限科技资源集中于“针尖刀刃”,广西勇攀科技高峰,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这几天,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等专家持续奔走在广西南宁、钦州等地。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需求,他通过实地考察、咨询座谈等方式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及技术对接。 李烈军与来自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一起,受邀参加2024年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为广西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李烈军是广西玉林人,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他的一大心愿。 以“融通产学研用、推动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2024年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西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年内计划征集发布区内外技术成果1000项以上、区内企业技术需求信息1000项以上,推动200家企业与区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项目100项。 聚焦“谁来转”“怎么转”“转到位”等问题,近年来广西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5月25日,在广西科技厅推动下,由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组建的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联盟揭牌成立。《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联盟倡议书》在揭牌现场同时发布,倡议共建“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圈,推进全区中试研究基地共建、共享、共赢。 “联盟旨在整合广西中试基地优势资源,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促进中试基地健康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 各环节精准发力,广西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2023年,广西科技成果登记7075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6503项,已转化应用成果4684项;推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2288项,企业产生效益1589.81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开设“云课堂”上好主播“第一课”
-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第八个交易日上涨
- 天山股份:中国交建及中国城乡拟与公司签署托管意向协议
- 快讯:油气股开盘走强
- 安徽省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天士力:国家药监局同意撤回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适应症注册申请
- Rivian第一季度营收9500万美元调整后每股亏损1.43美元
- 绿谷制药九期一海外临床试验停止?回应称正与监管沟通
- 北京海淀整治线上线下违规售卖烟卡行为
-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将进一步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 大连商品房预售管理草案:实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备案制度
- 俄国防部:乌克兰是西方国家研制生物武器的试验场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广州房贷利率再降最低已至4.6%基准线
- 七一二:TCL科技拟减持不超过3%
- 经济日报:油气增储上产不可松懈
- 广西北海:小食品安全宣传员走进快检实验室
- 接近龙光人士:龙光境外债正进行展期沟通但方案未最终确定
- 巨星科技:与美国某大型零售业公司签订供应商采购协议
- 中证协加强健全证券公司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