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机构掀起“专精特新”调研热

当前,专精特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掀起典型代表,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券商、调研基金、专精特新险资等机构的机构关注重点。

同花顺数据显示,掀起今年以来,调研机构密集调研“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已有750多只概念股获关注,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掀起关注度更是显著升温。

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获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调研热门关键词,“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专精特新排头兵和产业提升的生力军,无疑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机构典型代表。近期,掀起接连有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频频受到明星机构扎堆调研。

华明装备5月31日披露,5月23日至5月27日,公司接连受到美银证券、富国基金、东吴证券、摩根大通资管等机构上门调研。针对公司产品在全球和国内的市场份额、产品的定价及策略,公司目前海外市场的拓展策略及布局计划等方面,机构进行了详细调研。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已有569家机构对华明装备进行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23次。

公开资料显示,华明装备是国内唯一拥有两大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分接开关制造企业,全资子公司上海华明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8年并购国内最大竞争对手之后,进一步确立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细分市场地位。业绩层面,华明装备2023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14.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50.90%。公司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业务电力设备业务的行业景气度在不断上升,产品需求快速提高。

此外,科德数控、东芯股份、华纳药厂等约90只“专精特新”概念股也获得机构密集调研,今年以来机构调研家数均超过百家,调研次数最多的达22次。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今年以来,已有757只“专精特新”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2267次,与去年同期的654只和合计1977次调研相比,同比增幅分别为15.75%和14.67%。

北交所公司关注度显著升温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重要聚集地的北交所,机构关注度更是显著升温,获机构调研家数和调研频率均同比大增。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发稿,今年以来共有246家北交所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550次,去年同期则共有189家公司合计获得机构调研334次,今年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的家数和次数同比增幅分别达30.16%和64.67%。其中,民士达、威贸电子、艾融软件、天马新材等多家公司今年均获得上百家机构调研。

北交所“专精特新”集聚效应明显,有五成以上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而今年获得机构调研的“专精特新”概念股中,属于北交所上市的数量增长也较明显。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有来自北交所的95只专精特新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同比增幅达55.74%。

以北交所龙头公司民士达为例,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月9日至5月10日,民士达获得嘉实基金、北银理财、晨鸣私募基金、大成基金、方正证券、国投证券等30多家知名机构调研。针对公司产能情况、下游各应用领域增长趋势、产品性能及价格和竞争格局等方面,机构进行了详细调研。今年以来,包括券商、基金、险资等诸多机构对民士达进行了七次调研,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合计达245家。

高端精细氧化铝粉体材料供应商天马新材,是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单项冠军”。今年以来,公司频频获得机构上门调研,机构调研家数合计已达104家。此外,基康仪器、锦波生物、海能技术等数十家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都获得机构密集调研,今年以来调研家数均在40家以上。

机构加码布局新质生产力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望驱动新一轮全要素生产率上行,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

“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望驱动新一轮全要素生产率上行。”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表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壮大并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营收、利润、出口份额全方位提升;二是对总需求拉动提升;三是设备更新提质扩容。

万联证券分析师龚慧菁认为,从产业布局视角看,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行业中寻找细分的投资方向与赛道,数字经济尤其是人工智能方向、新能源、新能源车等领域,具备较高的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落地前景较好、行业景气度回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从基金一季报看,公募基金正在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万联证券显示,根据今年一季报数据,公募基金前20大加仓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其中佰维存储、永信至诚、嘉益股份获得机构大幅加仓,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提升幅度排名前三。整体看,机构偏好加仓电子、计算机等板块。

同时,监管层也在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表示,证监会将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加强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周小舟称,证监会将抓紧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在当天的活动上,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表示,北交所将围绕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基础制度安排;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企业等优质投资标的,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推出ETF产品,持续推动做市商扩容。

东莞证券分析师李紫忆分析称,引入新质生产力企业有助于增强北交所市场吸引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标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