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既泡药水又用甜蜜素?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抽检破谣言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蔡明珠 记者吴采平)近段时间,阳光玫瑰关于“阳光玫瑰”葡萄泡药水、葡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既泡检破注射甜蜜素的药水又用谣传言在网络上疯传,引起消费者的甜蜜担忧和恐慌。为揭示真相,素市引导消费者科学、场监场抽放心消费,管部10月9日,门现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走进金汉果园,阳光玫瑰通过现场抽样、葡萄检测,既泡检破戳破了谣言,药水又用谣还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甜蜜“清白”。 执法人员现场从果园抽取“阳光玫瑰”葡萄样品。吴采平/摄 在金汉果园展示厅门前,正在销售的“阳光玫瑰”葡萄和无花果,果实饱满、色泽诱人,盛放水果的泡沫筐上标有价格:“阳光玫瑰”葡萄12元一斤,无花果20元一斤。市场监管人员随机将1公斤的标准砝码放到商家秤上,称重结果显示为1公斤。市场监管人员表示,商家在销售环节落实了明码标价,杜绝了缺斤少两。 走进金汉果园葡萄种植基地,整齐的葡萄藤上挂满了一串串套着蓝色纸袋的葡萄。取下纸袋,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像青绿色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玫瑰香味。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套袋是重要技术之一。“别看这纸袋不起眼,它的门道可不少。既要遮光、透气、吸水,还要有无毒薄蜡层和不污染果实的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金汉果园负责人韩建新向记者介绍,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果园的工人就会给“阳光玫瑰”葡萄套袋,此后葡萄果实就一直在纸袋中生长,“这样不仅能防鸟啄、防虫害,还能防药蚀,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阳光玫瑰”葡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说法是真是假?对此,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聘请第三方检测公司,以“快检+抽检”模式开展检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穿白大褂的检测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随机摘取几颗新鲜的阳光玫瑰、黄桃、无花果等水果作为样本,剪碎、称重后,先用缓冲液进行脱洗,再加入显色剂和胆碱酯酶等试剂。约20分钟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屏幕上显示这些水果样本的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取样快检。吴采平/摄 网上流传的“阳光玫瑰”葡萄之所以甜是因为打了甜蜜素的说法,是真是假?韩建新表示,“阳光玫瑰”葡萄的口感较甜是由品种决定的,该品种的种植从出苗到成熟,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果农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做好水肥管理等措施,自然成熟的葡萄果实甜度就会提升,根本不需要打甜蜜素。“你想,如果通过注射等方式将甜蜜素打入果实中,表皮就会破损。水果一旦破损就容易腐烂,不易存放。所以,就算从成本考虑,也不会去打甜蜜素。” 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聚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新期盼、新要求,常态化开展“你送我检”进市场,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作为抓好食品安全领域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食品添加剂问答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三)
- 县委办机关支部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学习举行
- 钱桥镇中心卫生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表扬
- 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议召开
- 自由球员成新赛季国内足坛“香饽饽”
- “四送一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同心奔小康】致富路上续新篇
- 社区为20位妈妈一起过母亲节
- 《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实施
- 枞阳县获1200万元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专项引导资金
- 金融服务助力电商发展
- 枞阳县一季度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1.26%
- 上证50、沪深300等样本股今日起调整,指数代表性将进一步增强
- 全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召开
- 直播电商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 枞阳:培育“村播小二”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江苏发布互联网平台销售人脸面具等相关产品提醒告诫函
- 县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一次会议
- 京东生鲜业务部来枞阳考察枞阳黑猪产业
- 【先进工作者风采】浦强:让小“窗口”有速度有温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