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新方法有望培育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矮秆玉米

记者4月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新方该所玉米耐密高产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望培华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育适应高通过编辑Br2基因能够使玉米株高连续降低,密度米为玉米耐密、种植抗倒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秆玉技术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新方

论文通讯作者、望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宝宝介绍,育适应高本研究聚焦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玉米植株高度,密度米以培育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种植抗倒伏品种。研究人员针对Br2基因设计了敲除载体,秆玉并在自交系中鉴定了7个具有不同突变的新方T1转基因系。通过杂交实验,望培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突变组合的育适应高效果。为了加速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植株高度改良,研究人员开发了单倍体诱导剂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系统。通过该系统,研究人员在三个优良自交系中获得了基因编辑的单倍体,以及通过自发染色体加倍成功转化的基因编辑的双倍体,二者均表现出显著的植株高度降低。

未来,这一方法有望用于改善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玉米植株高度,为培育适应高密度种植且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提供了分子育种支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