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颗荔枝就"瞬间酒驾" 三分钟酒精含量消失
这几天,吃颗微博和朋友圈里一则这样的荔枝消息在疯传:交警设卡查酒驾时,发现一名司机“酒驾”,瞬间可这名司机称自己没有喝酒,酒驾酒精只是分钟开车途中吃了几颗荔枝,民警现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含量 难道吃吃荔枝也会导致酒驾?消失这几天正值世界杯,又是吃颗吃荔枝的好时节,荔枝配足球,荔枝这么酸爽的瞬间享受难道要绝缘了吗?如果不小心因为这个酒驾了,岂不是酒驾酒精要冤死? Let's go的小伙伴们纷纷要求建建君,替大家“求真相”,分钟于是含量这样一场实验就出现了—— 吃了1颗荔枝 瞬间数据超过酒驾标准 吃荔枝酒驾到底靠不靠谱?昨天本报做了次吃荔枝酒精测试实验。 实验地点:交警武林中队;实验工具:酒精测试仪、消失数十颗荔枝 实验人员:协警杨世军 在实验之前,吃颗我们先对实验人员进行了酒精测试,显示为0。随后,实验分四次进行,让杨世军分别吃了1颗、3颗、6颗、12颗荔枝,并多次对其进行酒精测试。结果还真是有点跌碎眼镜的节奏—— 实验一:当1颗荔枝吃进嘴巴,尚未全部入肚后,他就开始了吹气,结果酒精测试仪马上报警,显示其酒精含量为0.37mg/ml。也就是说,他如果当时在开车的话,就属于酒驾了(酒驾的标准是0.2mg/ml)。喝了口水,马上再测,酒精含量就只有0.05mg/ml了,2分钟后,归0。 实验二:吃3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08mg/ml,喝过水,0.03mg/ml。3分钟后归0。 实验三:吃6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12mg/ml。没喝水,3分钟后归0。 实验四:吃12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17mg/ml。没喝水,1分钟后0.08mg/ml。3分钟后归0。 除了荔枝 不少食物都会导致酒驾 不管测定的数据如何,首先可以肯定是,吃荔枝确实可以产生酒精含量。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说穿了,原理很简单:荔枝糖分高,酶解(即发酵)后会产生酒精。而事实上,凡是高糖分的水果只要存放时间长,都可能因发酵而产生酒精,如苹果、香蕉等。 正因为如此,很多水果都可以用来酿酒,相信不少人都喝过“苹果酒”吧?另外,水果放的时间越长,酒精含量一般也就越高。而人体内也含有酶,也会加快水果的酶解,产生酒精。 记者昨天买的荔枝,还是比较新鲜的,所以测出的酒精含量不算很高。“酒精含量的高低,还跟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系。”在现场观察的民警说,其实有些食物、药物都会产生酒精,比如藿香正气水、豆腐乳、蛋黄派等。 因荔枝被查酒驾 可以等5分钟再测 虽然荔枝等水果、食物可导致酒驾,但真正被查处酒驾的可能性很小。 民警说,荔枝产生的酒精量小,会随着人体呼吸、说话时挥发掉,衰减的速度会很快。在实验中,实验人员一直在说话,所以测出的酒精含量不是很高。无论有没有喝水,3分钟后就基本归0了。一般情况下,司机不大可能吃完荔枝马上去开车。除非边开边吃荔枝。 “事实上,司机有没有喝过酒,我们大致都有判断。”民警说,如果确实没喝酒,而是因为荔枝等原因产生短时的酒精,司机可以说明情况,交警会同意等5分钟再进行检测,所以司机其实不用为此感到担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沉默,铭记,重建——专访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亲历者后人
- “铁拳”行动|广西2023“铁拳•桂在真打”民生领域第一批典型案件曝光
- “铁拳”行动|陕西发布第二批典型案例
- “铁拳”行动 | 4家企业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被罚 福州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 以軍空襲加沙東正教堂傳數十人亡 逾千平民在內避難
- 警方通报电梯内女孩被捂嘴抱走:14岁刘某某已被行拘
- 中國民間藝術凝聚海外華人中國心 趙本山海外巡演全場同唱《我和我的祖國》
- 水中丙酸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水质中丙酸含量
- 来安创新服务方式关爱新业态劳动者_
- OpenAI宣布:奧特曼將重返OpenAI擔任CEO
- 以色列宣布將不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新疆:检查帮扶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企业未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典型案例
- 張偉麗成功衛冕女子草量級金腰帶
- 五一小长假临近 今天起铁路12306开售4月30日的车票
- 对话气候先锋丨施耐德电气张开鹏:激发产业链减碳“协同效应”
- 福建厦门对部分影院落实整改3D眼镜问题进行“回头看”
-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 刚果红指示液:化学分析中的色彩专家
- 热,超37℃,25日起有降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