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變動思維》:對於患有「錯失恐懼症」的人來說,生活就像在玩俄羅斯方塊,如何才能「錯過也高興」?

文:艾波.瑞妮(April Rinne)

逃離自身

現今許多人對於放慢腳步有種原始的變動恐懼,總覺得要是思維說生不加入競爭,恐將遭受社會的對於責難、懷疑,患有活像何或將面對他人高高在上的錯失態度。我們很可能把自身的恐懼價值拱手交給社會,理由是人來:若我們沒有隨時待命,那我們的玩俄身分是什麼呢?

雪上加霜的是,一旦攬下更多責任,過也高興就更難丟開。變動總的思維說生來說,今日社會只想緊緊抓住地位、對於財富不放,患有活像何甚至想在未知中抓住確定感。錯失一個人用各種活動和成就堆疊出的恐懼金字塔越宏偉,他的自我就越膨脹,即使他的內心深處非常痛苦。

這場對話缺了一道環節:「做得越多」不等於進步、價值或值得。誠如哲學家提亞斯.里托(Tias Little)所說:「從靈性的角度來看,快速行動、一一剔除待辦事項是進步的相反。」里托指出,我們已經陷入科技、社會和各種期待的「速度漩渦」,被困在充滿焦躁挫折的「人生快車道」上,很多人已經對速度上癮。但我們把日程表排得滿滿,卻未必表示自身有成長。我們很可能只是在逃離自我。

這股速度積存在你體內,對你的思考、專注、幻想與創造能力造成影響,使你無法單純存在,還危及你的神經、結締組織與腺體,妨礙生理運作和腦部化學物質分泌。你的大腦設法接受這種不合理的步調,而你的身體在打分數。

雙親過世使我瞥見放慢速度的可能性,但還有一道更複雜的謎團尚未解開,因為我還在逃離自己。十多年後,儘管我已經慢下來悼念,但我依然過著「匆忙」的生活:長時間工作、每年去二十幾個國家出差,還不包括以遊樂為目的的旅行,不管做什麼都拚盡全力。看起來我一手包辦所有事(至少做了很多),但我內心依然非常焦慮無力。我達成越多外在的成就,內心就益發焦躁。我的根柢太細,我知道總有一天會碎裂,而且再多的保障或他人給予的肯定(像是金錢、專業或名聲)都無法阻擋這股下墜的力量。

最後我找到了認知行為治療(CBT)和眼動身心重建法(EMDR),從中發現我對速度嚴重上癮,因此總是無比焦慮。這項發現簡直改變了我的人生,但同樣驚人的是它引領我在各式各樣的情境和文化中,注意到在許多人身上,焦慮和成就幾乎是息息相關。

我長期參與某些領袖團體的活動,每一個人(各自代表某種文化)都感到焦躁,卻找不到適當的方式處理。我每隔一段時間就看到這些菁英瀕臨崩潰,他們只是不停地跑,因為不曉得還能做什麼,而且出於害怕或完全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而停不下來。即使是那些很清楚自身使命的人,也經常對速度上癮,時不時萌生倦怠。不消說,這種生活方式很糟糕,也不利於組織或社會的發展。放慢速度是必要的事,耽誤不得。

慢慢地思考,晚一些做決定

慢就是順,順就是快。

——海豹部隊箴言

放慢速度不僅可改善身體健康,使情緒更平穩,也可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獲得更棒的結果。

我們每天的思考方式與回應速度,都影響到日常人際互動和職場上的關係——不論你是挑起或平息爭端、進行明智的投資、修補友誼、在遊戲中獲勝。長期下來,你評估時機的能力會深深影響你的人生面貌。就是這樣。

研究一再顯示,只要情況允許,最好別太匆忙。換句話說,你等得越久,結果越好。這不是拖延,而是你有能力觀察、評估、感受、處理資訊、採取行動⋯⋯並且暫停一會兒,以獲得最佳結果。

談到放慢腳步,自然會想到《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的概念,那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暢銷著作。康納曼指出,某些人思考快速卻淺薄,但我們愛聽他們的意見;某些人思考緩慢卻深入,我們對他們往往充耳不聞。

我們老是忙亂度日,很少保留時間思索、學習、忘記所學(unlearn),但我們若想思考得更清楚,就得做到這些事。

我們快跑時,會自動進入快速思考模式,亦即快速反應,選擇看起來熟悉或直覺上合理的事物。但正如康納曼所言,雙腳快速奔跑或許讓你聽起來很厲害,卻不會讓你有智慧。選擇熟悉的選項表示你錯過了新事物,而且這麼做無法幫助你因應變動!

你放慢思考的能力和你回應速度快或慢有直接關聯,而且結果驚人地相似。正如《等待:延遲的藝術與科學》(Wai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elay)一書的作者法蘭克.帕特諾(Frank Partnoy)所言:「我們花多少時間思考才做出決策,充分說明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明智的決策需要思索,而思索必須先稍停片刻。」

帕特諾從各種不同的情境(例如:溫布頓網球賽、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來探討延遲,結果發現一流運動員「先觀察、再消化,盡可能拖到最後一刻才行動的這種能力,也適合用來做一般的決定或進行商業決策」。你得同時具備放慢速度、延長時間的能力,才做得到。對網球選手來說,這是看到球和擊出球之間那一剎那的停頓。對飛行員來說,這是OODA(Observe, Orient, Decide, Act,即觀察、調整、決定、行動)循環。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在傷人自尊和真誠道歉之間的停頓。

然而,現今世界的步調極快,延遲判斷的能力更有風險。舉例來說,我擔任新創公司的顧問時,見過無數創業者搶著進行創業投資,不管手上的點子是很厲害、很瘋狂、或者平淡無奇。大家搶著募集資金,彷彿創投產業(還有他們個人的聲譽)明天就要關門大吉似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