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中秋節烤肉」的全民運動發展史

文:每日一冷

中秋節身為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中秋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烤日子,臺灣人習慣都要跟家人聚一聚,全民不管是運動一起吃月餅、剝柚子戴柚子帽或是發展賞月,其中最為特殊又專屬臺灣的中秋習俗就是烤肉了!但你知道嗎?「中秋節就是節烤要烤肉啊!」這句話可能還不到30年的全民歷史,而且最早將中秋節與烤肉劃上等號的運動可能也不是萬家香唷!

網路上盛傳1986年時萬家香首先將醬油與當時正夯的發展烤肉結合,推出了「一家烤肉萬家香」的中秋系列廣告。隔年,節烤金蘭醬油也不甘示弱地推出,全民因此逐漸帶起中秋節就是運動要烤肉的氛圍,而腦筋動得快的發展商人們,更是搭上烤肉風潮趁勢推出各種相關產品。

不過早在1973年的《經濟日報》之中,就有這麼一篇報導寫著:「9月11日中秋節當晚,在夢夢谷的野宴賞月會,是以吃烤肉營火會賞月為主要活動……」,而之後根據陳一中先生2013年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1981年的《民生報》也提及:「為增進中秋氣氛,該樂園(明德育樂園)將在中秋夜施放一百餘發五彩繽紛的煙火,並放映電影招待遊客。同時,園內並開放露營、烤肉、嬉水、遊樂等設備。」從上述報導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烤肉一開始應該是屬於賞月的餘興節目,並且與露營中的營火晚會一起舉辦。雖然烤肉這風氣早已行之有年,但烤肉究竟是如何跟中秋節開始連結的呢?

隔年1982中秋活動的廣告中,烤肉也已經出現成為賣點之一;例如外雙溪的明德樂園、內湖的圓覺樂園、台北的榮星花園和三峽的海山農林樂園都特別提到他們提供烤肉的服務。烤肉從中秋餘興節目逐漸轉變為重要的節慶活動項目,其實也說明台灣邁向工業化的過程中,大量離鄉背井的勞工紓解工作壓力、重新建立人際關係的心理需求。由於烤肉需要團隊合作,在備料、生火、烤肉和享用美食的過程裡,也有充裕的空檔讓人互相關心、閒話家常,不僅適合作為闔家活動,更能讓不太熟的朋友增加彼此認識的機會,與傳統中秋月圓人團圓的價值不謀而合。

有趣的是,即使從上述的新聞記載,我們就已知道70年代時,烤肉已逐漸成為臺灣人每逢中秋佳節必做之事。2007年的聯合報還是曾有過這麼一篇標題為〈中秋烤肉怎麼來 兩家香變萬家香〉的投書,作者聲稱是自己在1990年的中秋節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籃球場上烤肉香味把鄰居吸引前來,進而使得整個社區開始舉辦團體烤肉,導致臺北市甚至擴散到全國都有烤肉的風氣,雖然這樣的「聲稱」稍微翻翻更早年的廣告及報導就可不攻自破。不過也正可看出烤肉的風氣之盛,可是從未停過呢。

p176_頁面_1_影像_0001Photo Credit:尖端出版

平心而論,一般家庭花些小錢,只需花上幾百元採購烤肉網、木炭等,即可找塊空曠處,用磚頭或石頭搭建起臨時烤爐,就能感受全家團聚、和樂融融一起烤肉的佳節時光。便宜的烤肉網也取代一般國外大型的BBQ烤爐,讓烤肉活動不再是有錢人的休閒娛樂,只要一網在手,每個家庭都有機會烤肉,這對於烤肉風氣的推廣著實有著顯著作用。

不過,中秋就是要烤肉的習慣,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也逐漸有了改變,「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也從戶外賞月帶來的髒亂轉為指烤肉時所產生的大量垃圾。像是1996年中秋節前夕的《中央日報》配合環保署的政令宣導,就刊登了這麼一則報導〈不製造垃圾、噪音、不放鞭炮、煙火、不用保麗龍、紙杯、不烤肉中秋七不運動請你支持〉,裡面提到的中秋節環保新生活運動,希望以「登山賞鳥」或「社區同樂」取代「烤肉」以及「放煙火」以避免中秋節一晚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片狼籍滿山滿谷的塑膠、保麗龍與紙碗等。以現在的角度看讓人還真那麼有點熟悉,只不過當時是怕烤肉會產生致癌物而呼籲別烤肉,到了今日則是為了防止PM2.5導致空氣污染而提倡減少烤肉。

但像是中秋節這樣的國定假日,親朋好友難得齊聚一堂,不烤烤肉好像就有點心癢難耐,烤肉活動走到了30年後的今天,早已成為我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如果怕煙燻或是嫌備料麻煩的話,無煙烤盤或是直接到燒烤餐廳飽餐一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啦!

相關書摘 ►「我們相約台灣見!」阿爾巴尼亞首都竟有個「台灣」?

書籍介紹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年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尖端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每日一冷
繪者:李桃

收錄:

  • 護家盟不要看,你知道LGBT的朋友們也有專屬的月老嗎?
  • 全臺灣職等最高、管最寬的陰間公職人員是哪位?
  • 推廣拒菸「董氏基金會」的董氏並不是董事?
  • 為什麼臺灣的街頭巷尾總能經常看到燒臘店?
  • 一場時間最長的研究生口試,不但有吃有喝又開趴?
  • 中華民國的五院中有一院曾經在廟裡辦公過
  • 過年必聽的〈恭喜、恭喜〉一開始並不是用來賀歲的!
  • 一起來看不必穿古裝也可以演的歌仔戲
  • 中秋烤肉習俗真的是烤肉醬廠商的陰謀嗎?
  • 對抗進擊的巨人,原住民同胞的神祕武器

……等。

盼與你一同重新找回對生活的關愛與好奇心!我們期待知識不應該是艱澀難懂、只有少數人知曉的繁瑣資訊,而是能落實在生活中,透過你我交流,分享互補即時更新的情報!

getImagePhoto Credit:尖端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