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液研究获重要进展
记者3月22日获悉,锂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晓迪教授团队联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青松教授团队,池高研究发现利用分子间氢键的安全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醚基电解液在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并可有效抑制锂金属电池热失控过程。性电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解液进展 锂金属电池具有超高的研究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获重有力竞争者。但它在电解液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锂电挑战。传统的池高碳酸酯类电解液虽然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却难以兼容活泼的安全锂金属负极。提高电解液浓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醚的性电电化学稳定性,却带来了成本增加、解液进展低温性能衰减等问题。研究更为棘手的获重是,大量阴离子的锂电存在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全新的分子锚定策略,有望同时解决醚基电解液的高压和安全难题。他们在乙二醇二甲醚中加入含强极性碳—氢基团的氟代醚溶剂,发现两者可以通过分子间的“锚定”作用,有效降低醚键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大幅提高溶剂的抗氧化能力。 基于分子锚定概念设计的电解液,展现出优异的高压性能。为了揭示其机制原理,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表界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分子锚定电解液中,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稳定复合物,有利于提升电解液的热力学稳定性。此外,由于减少了活泼阴离子的使用,分子锚定电解液在高电压正极表面诱导形成的界面膜也更薄更稳定。 研究人员进一步考察了电解液的安全性能。在锂金属软包电池中,当温度升高到140摄氏度左右时,高浓电解液与锂金属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而分子锚定电解液与锂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分子锚定电解液可以将热失控开始的温度提高到209摄氏度以上。 研究人员表示,设计合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电解液的性能,为未来电池电解液的分子工程提供新的方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襲擊以軍目標 18人受傷
- 用驴充当斑马?河南一动物园回应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二季度0.4%
- 关晓彤工作室回应网传爆料
- 馬斯克突然宣布!特斯拉全球裁員或波及上萬人
- 莫让高温保护成为“纸上权益”
- 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
- 男子疑跟踪高中女生3年
- 日本小林製藥公司問題保健品已致249人住院
- 中国台北球员锁脖中国球员毫无歉意
- 20万现金放纸箱被老人当废品卖了
- 北京18日起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
- 网游消费激增 如何避免“宅娃”荒于嬉
- 羽生结弦将于19日召开发布会
- 华谊申请冻结密春雷公司8800万股权
- 印度将成人口第一大国 红利还是陷阱
- 兴农评丨人兽冲突,民生为先
- 妈妈险被撞小女孩喊话车主下来道歉
- 广东一天发生三场龙卷风 这正常吗
- 街边修车父亲拆儿子通知书笑开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