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月银行理财规模增近3万亿 固收类产品贡献大
5月份以来,近两近万银行理财规模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月银亿固截至5月29日,行理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提升至29.11万亿元。财规产品整体来看,模增4月份以来截至5月29日,收类银行理财规模累计增近3万亿元。贡献华西证券数据显示,近两近万这一规模增量主要由固收+及纯固收类产品贡献,月银亿固其余产品类型规模变动较小。行理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财规产品银行理财规模增长既有市场利率下降的模增影响,也有银行理财产品本身优势的收类反映。首先,贡献存款利率下降使得部分存款资金向理财产品流动。近两近万其次,破净潮之后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普遍采取了更稳健的投资策略,银行理财本身的吸引力有所恢复。 多因素促规模增长 4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强势回升。《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4月底,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8.64万亿元,环比增加2.52万亿元。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规模回升最大。截至5月29日,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环比分别增加5822.2004亿元和3.6037亿元,而现金管理型产品、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环比分别减少682.5287亿元、305.2388亿元、45.2678亿元。 谈及近两个月银行理财规模大幅上升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回升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影响。从需求端来看,宏观经济恢复势头良好,有力提振了居民的投资信心。经济向好拉动居民就业,提升收入水平,进一步刺激其投资意愿。同时,为了帮助银行业应对低息差环境挑战,监管机构加大对手工补息、智能通知存款等高息揽储行为的治理,短期内出现“存款搬家”现象,相较于其他类型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更倾向于将存款资金转移到理财产品。从供给端来看,债券市场修复态势明显,理财子公司产品净值波动减少,收益率企稳回升,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理财本身存在季节性的规模变化规律,季初月本身就会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持续调降存款利率,同时手工补息也受到严格监管,投资者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在当前资本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固收类产品成为投资者更为偏好的配置方向。 规模增长趋势或延续 对于今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趋势,明明预计,银行理财规模在下半年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超过30万亿元的可能极大,但规模增速可能没有上半年这么快。 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逼近30万亿元,展望今年下半年,预计6月末会有一定的流动性回调,但整体上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有望突破30万亿元大关,同时,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依然保持稳步下行趋势,将为银行理财市场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 与理财产品规模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受债市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显著走低。明明认为,考虑到目前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后续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难有大幅抬升,但是债市牛市未完,对于银行理财的业绩表现也会有促进作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_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
- 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发现一块月球陨石
- 服务站/港珠澳桥游下周五试营 优惠价198元人币
- 25家钢企仅2家预增,甬金股份盈利达峰值,弃甘肃转投泰国园区
- 12306购票上新两项功能:需求预填和起售提醒|快讯
- 12306购票上新两项功能:需求预填和起售提醒|快讯
- 12306购票上新两项功能:需求预填和起售提醒|快讯
- 体验传统技艺、研学、游园……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庆“六一”活动
- 江门连接深圳 交通建设进展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2024年年会主题
- 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预计2月回升至阶段性高点,今年仍处低增长区间
- 白云派驻麻章对口帮扶工作组:积极投入参与社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 上海自贸区10年成绩单
-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将加大对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防范和惩处|快讯
- (有片)德總理候選人稱美國「保護費」將更貴 歐洲必須保衛自己
- PMI连续两月下行背后: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产需双双小幅承压
- 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有所上升|快讯
- 专家解读/博物馆“一岛多点” 强化中轴文脉地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