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泰國人吃什麼?10大非印象中的「泰國菜」街頭小吃推薦

文:姜立娟

既上一本書《泰國,泰國泰國頭芒果吃酸的人吃,咖啡喝甜的什麼!微笑國度的大非近距離文化觀察》中,導讀談到的印象「曼谷10大驚奇發現」,持續這個傳統,菜街吃推在這本書,泰國泰國頭我們就談一下大家最愛的人吃食物部分。這邊跟大家推薦的什麼,主要是大非來到泰國後,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印象泰國街頭小吃,也就是菜街吃推讓我有「咦!這也是泰國泰國頭泰國菜?」驚嘆反應的。這些菜色跟我之前印象中的人吃「泰國菜」如泰式炒麵、綠咖哩、什麼酸辣蝦湯(冬蔭功)不太一樣,有些則是我從來沒聽聞過、吃法又有趣的。

對「泰國菜」有如此既定印象真的是難免,就連在泰國人自己都會發生類似的情形。我的另一半從網路上看到一則流傳的笑話,大概就是最好的解釋。

有一個曼谷人到清邁玩,請他清邁的朋友帶他去嚐嚐當地的美食,這個清邁人一口答應,帶他去吃Muu Grata(泰式烤肉)。曼谷人很驚訝的問他:「你怎麼帶我來吃這個?」清邁人回答說:「你不是叫我帶你吃我們這邊的美食嗎?Nam Phrik Num、Sai-Ua是我們北部的特色料理,但不代表我們『每天』都吃啊!」

好!回到我自己的經驗。俗話說凡事「有一得必有一失」,我想這句話應該也可以反過來說。來到泰國使我必須遠離原本的生活,但這幾年泰國的生活也讓我學習、認識到許多新的東西,特別是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街頭小吃」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本書中,我會將這幾年所觀察和體驗到的小小心得,以及所閱讀到的相關歷史緣由分享給大家。接下來,就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推薦的10樣小吃吧!

打拋豬飯(ผัดกะเพรา/Pad Ga Prao,或是ผัดกะเพราหมูสับ/Pad Ga Prao Muu Sab)

如果問我「哪一道泰國小吃最能撫慰人心?」在來到泰國許多年後的今天,我會說:「是打拋豬飯!」炒羅勒葉、辣椒、豬絞肉的組合,配上入熱騰騰的白飯和煎蛋流出的蛋液,吃起來就是那麼剛剛好,那麼幸福滿足,難怪頗得當地人的心,而且在當地生活的這幾年中,我也發現泰國人在外用餐時很常點它。甚至,連我的另一半在外國留學思鄉時,也會自己做個打拋豬飯!

當然除了美味之外,打拋豬飯也充分表現出了泰國菜的特色:羅勒葉是泰國料理中常出現的元素,而「打拋豬飯」中的「打拋」(กะเพรา/Ga Prao),其實就是泰文中「羅勒葉」的意思(ผัด/Pad為炒)。

泰式烤肉Muu Grata(หมูกระทะ/Muu Grata)

來到泰國之後發現泰國菜經常運用豬肉,在泰國人所喜愛的泰式烤肉中,豬肉更是靈魂,連名稱裡都有「豬肉」這個字(Muu 為豬肉之意,Grata則是烤盤)。泰式烤肉的方式和韓式的銅板烤肉有點類似,微微突起的烤盤上可以烤肉(除了豬肉外,也有雞、牛、魚肉的選擇),四周的凹槽可以放湯煮菜、煮冬粉、煮媽媽泡麵。至於泰式烤肉的獨特之處,應該是其所搭配的特製佐醬,以及烤盤下那看起來年代已久,相當堅固耐操的炭烤爐(有些店家用瓦斯)。

美味、「互動」感又高的泰式烤肉Muu Grata頗得泰國人的歡心,每回到Muu Gratha專賣店,都可以感覺到歡樂的氣氛!在清邁更是流行,我們家到清邁旅遊時,常在路邊看到高朋滿座的Muu Grata小吃店。

此外,風靡全泰國的連續劇《天生一對》中也有特別提到Muu Grata。穿越時空從現代到古代的女生角,就特別去華人市場請師傅做一個烤盤(Grata),然後把這道美食介紹給身邊的人呢! (小提醒:美味是美味,但伴隨而來的也有油煙味!)

p_15_泰式烤肉Photo Credit:創意市集出版
泰式烤肉

蝦膏拌飯(ข้าวคลุกกะปิ/Khao Kluk Gabi)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喜歡上這道混有「醃蝦膏」的小吃。後來,也從誤認我為日本人的攤販老闆娘口中得知,原來日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小吃!

「醃蝦膏」是泰式傳統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具有一股腥臭味!但是在生辣椒(切丁)、生紅蔥頭(切片)、生長豆(切丁)、萊姆汁、甜豬肉、歐姆蛋(切條)等配料的相佐之下,這拌飯嚐起來卻是出奇的協調、清新、美味,而且醃蝦膏的腥味根本吃不太出來!更重要的是,這道酸、甜、鹹、辣等各種口味兼具的小吃,也表現出了泰式料理的特色。

清湯粿條(ก๋วยเตี๋ยว ใส/Kway Teow Nam Sai)

這是外來(中華)文化影響泰國飲食文化的最佳例子。和華裔泰人的夫家一起外食時,最常享用的「泰國菜」大概就是粿條了。記得我剛到泰國,看到這樣頗似中式麵食的清湯粿條時,整個人很疑惑,心想「這也是泰國菜?」

研究之後才知道,「粿條」是薄米漿蒸熟後切成的米麵條,源自於潮州,由早期移民至泰國的潮州商人傳入(但據說其泰國發音Kway Teow來自客家話)。但是粿條到了泰國當地後,不管在麵條的種類上、口味上、配料上都做了符合當地口味的些許調整和改變。此外,清湯粿條在泰國的盛行,也連帶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發展。

泰式義大利麵

這是一個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的例子。變化性大,在世界各國接受度似乎都頗高的義大利麵,在泰國當然也發展出了泰式風味,例如香辣義大利炒麵(將蒜、辣椒、羅勒葉、培根等跟已煮熟的義大利麵一起炒)、冬蔭功口味義大利麵(把冬蔭功中常見的香茅、泰國青檬葉、南薑等,與高湯、煮熟的義大利麵和蝦一起煮)。泰式的味道可能比義式的重一些,但個人覺得相當美味,是我在小吃店中常點來吃的餐點!

p_19_義大利炒麵Photo Credit:創意市集出版
泰式義大利炒麵

伊森香腸(ไส้กรอกอีสาน/Sai Krok Isan)

「很餓」的時候,如果走在充滿街頭小販的巷弄裡,你會被什麼吸引?我想我應該會被伊森香腸這種香氣十足、又容易吃的街頭小吃吸引。

伊森地區位於泰國的東北部,鄰近寮國,所以飲食習慣有時和寮國頗為相似。伊森地區因為地理關係影響,氣候乾熱,土壤又貧脊且不利耕作,在過去是較為貧窮的一區。不過也因如此,當地人發展出了獨樹一格的飲食習慣,伊森香腸就是其中之一。為了防止肉類在炎熱的天氣裡腐敗,香腸在製作時會特別經過一道「發酵」的步驟:把碎豬肉、煮熟的米飯、蒜,一同在臼中以舂搗碎、調味後,再放進腸衣裡,在室溫中擺個一兩天發酵,再以炭火烤而成,所以伊森香腸吃起來有股獨特的「酸味」,而這也就是它的美味之處!

豆漿、油條(เต้าหู้/Nam Dou Hu,ปาท่องโก๋/Bpaa Tong Go)

同樣的,受到早期的華人移民所帶來的飲食文化影響,豆漿和油條也深入了泰國民間。我的另一半就是豆漿、油條的愛好者,並喜歡把它們當作宵夜食用。泰國豆漿比較不一樣的是,裡面除了糖之外,還會再加些薏仁、紅豆、羅勒子、豆花等配料。當然,你可選擇要加或不加,但就我的觀察,大多數人都會加些配料,所以吃起來感覺比較像是一道「甜品」!另外,油條的形狀和吃法也跟我們的不太一樣,令人感到相當新奇有趣!

Kanom Mo Kaeng(ขนมหม้อแกง)

「泰國的甜點都很甜?」芒果椰汁糯米飯、印度煎餅、烤香蕉配焦糖這幾樣是蠻甜的沒錯。不過,若是將「傳統的泰式甜點」拿來比較,會發現其實「傳統的」不會太甜膩,而且很多時候甚至還會利用「甜鹹共存」的方法來調和甜味,如同泰國菜多種口味調和的特色。

在泰式甜點中,製造「甜鹹共存」的方法相當多元,其中之一是如同Kanom Mo Kaeng這樣類似糕類的甜點,會在西式的卡仕達醬上放炸紅蔥頭!如此的做法,也促成了西方(卡仕達類甜點)和泰式(重口味調和、用在地食材)甜點的交融。

冷飯(ข้าวแช่/Khao Chae)

這是另一個外來文化影響泰國飲食文化的例子。據說,冷飯原本是孟族人的夏季食品,在拉瑪二世時傳入泰國。最初,冷飯只有國王和王室貴族才能享用,後來才深入民間。現在泰國的冷飯,應該是已經過調整、改變的進化版。

簡單來說,冷飯是將煮好的飯經過處理後,放入浸有茉莉花的香水中,再佐些清爽的小菜,像是醃蝦膏球、甜的魚肉絲、甜的醃榨菜。另外,過去的「冷」飯是將其所需的用水放置在陰涼處保存,現在則會用些冰塊輔助降溫。

p_23_近照Photo Credit:創意市集出版
浸有茉莉花的香水

每年泰國熱季的4月左右是冷飯的季節,許多飯店都會在此時推出這道夏季美食。不過,平時也是有小攤販和小餐館在販售。去年8月,我們全家到佛丕府(Phetchaburi)旅遊時,就看到當地的晨間市場裡有許多專賣冷飯的小攤販。見到當地人紛紛去光顧,我們也去吃了一份。硬硬涼涼又帶香味的米飯(據說所使用的米叫作Khao Taa,質地較硬、較適合製作),搭配上甜甜的清爽小菜,是個滿有趣的美味經驗!

p_23_冷飯Photo Credit:創意市集出版
冷飯

辣醬糊(พริกกะปิ/Nam Phrik)

說了那麼多,是該說說泰國菜的根基Nam Phrik的時候了!對泰國料理相當有研究的名廚大衛湯普森(David Thompson)曾在他的書中寫到,Nam Phrik是泰國「菜」最初始的形式,之後才衍伸出了咖哩、湯、沙拉等這些搭配飯吃的「配菜」。

所以,Nam Phrik是什麼?字面上來看,Nam在泰文的意思為水或液體狀,Phrik意指辣椒,所以當Nam Phrik兩字組合在一起時就傳達了「液態辣椒」之意。雖然是液態,但實際上質地頗為「濃稠」,因此我將它翻譯成「辣醬糊」。

最古老的「醬糊」據說僅是由胡椒粒、帶酸味的葉子、鹽、醃漬的大豆等搗成,現在則是由辣椒、紅蔥頭、大蒜等,再加上醃蝦膏(Gabi)或醃魚醬(Pla Raa)、鯖魚(Pla Tuu)等其他食材搗製而成。食用時,通常會搭配飯(白飯或糯米飯)、蛋(溏心蛋或歐姆蛋)、蔬菜(生的或煮熟的)一起吃,來調和口味和口感。現在仍可在市場、路邊小販中看到。(小提醒:味道偏鹹,吃完後容易口渴。)

延伸閱讀

  • 【食譜】泰國絞肉料理不是只有打拋豬:泰式辣炒豬肉佐青菜、泰式豬油渣炒辣醬
  • 櫥櫃中常備這幾種食材,就能隨手端出具泰國風味的料理
  • 【東南亞零食】不是餓,只是有點嘴饞:盤點10款泰國傳統甜點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泰國我的菜!:泰菜的身世、餐桌文化和美味奧祕》,創意市集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姜立娟

Sà-wàt-dee~ 懂吃泰國的第一本書!
說到「泰國菜」你想到什麼?
是打拋豬飯、綠咖哩、船麵、粿條?
還是老樣子「冬蔭功」酸辣蝦湯,或「宋丹」涼拌青木瓜?

不說你不知道,泰國人三餐吃的,跟你想吃的完全不同!
泰國人的飲食習慣,和你想的、接觸到的也有不小差異!

原來在泰國,「冬蔭功」不是湯,路邊攤的沙嗲也不算泰國菜,
傳說中的「月亮蝦餅」更不是台灣發明,在泰國叫「瓦片蝦餅」!
家家都有杵和臼,香草和香料用量大;最愛吃烤肉、蝦膏拌飯。
早餐吃烤肉串配糯米飯,點心也是芒果糯米飯;糯米飯超百搭!

吃飯都是用叉子+湯匙,只有吃麵和粿條時才會拿筷子。
飲料裡滿滿的冰塊「很正常」,因為泰國人幾乎不喝熱的!

創意市集《泰國我的菜!》立體書封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