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茉莉花双纹须歧角螟性诱监测材料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三)

2.4.2 不同处理对夏季第一危害峰的茉莉螟性防效及增产效应

据不同处理对夏季第一危害峰期茉莉花产量及防效调查结果及方差分析(表4)可知:性迷向处理、性诱杀处理对防治茉莉花被害和有虫花具有较好的花双防治效果,二者对花被害和有虫花的纹须防效分别为63.08%~66.65%、77.45%~80.98%,歧角其中,诱监应用性诱杀处理对花被害的测材防效和有虫花的防效,均略高于农民自防处理,料筛与对照处理相比,选及效果性迷向处理、田间性诱杀处理对被害花中有活虫率的茉莉螟性防效分别为19.60%、21.26%,花双二者的纹须百花质量也表现出了一定增产效果,其增幅为4.01%~4.14%。歧角在百花质量增产方面,诱监应用在5%显著水平下,测材性迷向处理、性诱杀处理与农民自防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农民自防处理的百花质量虽比对照处理增产15.48%,但其被害花中有活虫率却增加了46.99%。对花被害防效、有虫花防效方面,在1%极显著和5%显著水平下,性迷向处理、性诱杀处理与农民自防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2.4.3 不同处理对夏季第二危害峰的防效

据不同处理对夏季第二危害峰期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及方差分析(表5)可知:性迷向处理、性诱杀处理对防治茉莉花被害和有虫花的防治效果下降,以性诱杀处理的防效相对较高,其防治花被害和有虫花的防效分别为38.88%和42.60%,低于农民自防处理,农民自防处理对防治花被害和有虫花的防效为90.38%和91.10%,对被害花中有活虫率防效方面,性诱杀处理和农民自防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2.5 性信息素诱杀防控技术对秋季发生世代虫害的防效

据2015年性诱杀处理对秋季发生世代虫害的防效调查(见表6)得知:双纹须歧角螟幼虫在当地初秋季节的9月下旬,对茉莉的花仍有一定程度的危害,但显著轻于夏末季节9月上旬的发生为害程度,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幼虫对蛀枝的危害加重,以10月下旬蛀枝危害最重。结果表明,性诱杀处理对秋季9月下旬的防蛀花、蛀枝的平均防效分别为39.99%和41.32%,秋季10月下旬,性诱杀处理对防蛀枝的平均防效为40.35%,与9月下旬基本一致。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粘胶型性诱捕器对双纹须歧角螟的诱集数量大、诱捕效果好,N型、Z型和M型性信息素诱芯诱集效果较优,选用粘胶型性诱捕装置及专用性信息素诱芯可用于双纹须歧角螟的监测和诱杀防控。

在四川省犍为县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双纹须歧角螟夏季发生世代的第一个幼虫危害高峰,9月上旬为第二个危害高峰,至初秋9月下旬,幼虫对茉莉的花仍有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轻于夏季末期9月上旬的发生为害程度,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幼虫对蛀枝的危害加重,以10月下旬蛀枝危害最重。

应用双纹须歧角螟性信息素在夏秋季对害虫的性迷向和性诱杀防控试验表明,性迷向防控、性诱杀防控对夏季第一危害峰防控明显,与农民自防无显著差异,对茉莉花百花质量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且被害花中的活虫率低于不防治对照和农民自防,性迷向和性诱杀防控对夏季第二危害峰的花被害防效和有虫花防效出现下降,不及农民自防,性诱杀防控对秋季害虫蛀花、蛀枝的防效,也与夏季第二危害峰的防效基本一致。初步分析,性迷向和性诱杀防控在9月以后的防效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性信息素释放剂量、气象因素、害虫生物学特性或更换诱芯的时效期等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和研究。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生物灾害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茉莉酮茉莉香精±茉莉酸茉莉酮茉莉酸诱导体溶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