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外資唱衰晶片業「恐迎十年來最嚴重衰退」,業內人士:短期遇波瀾,長期仍樂觀看好

歷經疫情下的外資「晶片荒」,各國和業者卯足全力以補貼蓋晶圓廠。唱衰近日外資出具報告指出,晶片恐怕會「供過於求」迎十年來最嚴重衰退。業恐迎年嚴重業內遇波而業內人士則強調,來最瀾長樂觀切勿太過悲觀,衰退雖然近日調整庫存短期面臨壓力,人士但長期而言電動車、短期低軌衛星及5G建置的期仍晶片需求很扎實。

外資報告:晶片業恐迎十年來最嚴重衰退

才不到一年時間,看好半導體業的外資市況從大好到現在屢傳出雜音。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全球代工龍頭——台積電部份產品因設計與製程驗證問題遞延至2023上半年,唱衰導致2023年原預訂的晶片3奈米(3N)產能近乎全面取消,投片量僅剩餘少量進行工程驗證。業恐迎年嚴重業內遇波

隨著全球經濟放緩的來最瀾長樂觀情況下,智慧型手機、PC等終端需求疲弱,導致上游IC設計業者壓力巨大,包含裡連發科在內,聯詠、敦泰等均面臨臨短期庫存提高壓力,日前日場已傳出和上下游業者協商控制庫存的傳聞。

其中這股「半導體去庫存風潮」恐觸發十年來最嚴重衰退的疑慮。《CNBC》引述花旗集團分析師克里斯托弗丹利(Christopher Danely)報告指出,亞洲半導體業者,如台積電到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東京電子等,在多年「晶片荒」後開始大量投資,將面臨週期性衰退,目前正朝著長期低迷的方向發展。

他警告,自從2001年的半導體產業衰退後,又將再遇上至少10年的嚴重衰退期。其中記憶體公司美光(Micron)就是產業低迷的領先指標,再加上汽車製造商和各大品牌業者削減人力、開支情況令人擔憂。

Christopher Danely強調,諸如指標性公司台積電等持續擴大資本支出,還有美日歐等重要國家都「補貼半導體產業」,此種渦輪增壓式的投資恐導致未來晶片產能過剩和持續虧損。

業內人士:不太可能十年衰退,未來需求很扎實

不過實際詢問超豐半導體業內人士回應,這樣的說法太過於悲觀,因為疫情下的數位化浪潮,遠距工作、教學大舉堆動了各類PC、電子產品的需求,現在爬過了高峰期,勢必就會進行調整,這是半導體業內正常現象。

至於會不會十年來最嚴重衰退,他則強調短期庫存需要調整,時間大概在半年左右,屆時情況就會好轉,但是並不見得會有「十年衰退」的情況。由於疫情後的數位化推動下亦衍生了更多的數位產品,包含數位醫療、更多遠距設備。這些都是新需求,再加上電動車、低軌衛星、5G產業也正在起步,很難會有大幅度的衰退。

以電動車產業為例,去(2021)年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指出,估未來電動車市場銷售值可達晶圓代工產業的20倍,也是PC加上智慧型手機產業的2倍達到1.98兆美元。

他說:「一台電動車要用多少IC?以前一台要用掉40、50顆IC晶片,現在約100顆到200顆之間,但全世界有IC產業的國家不多,我們是少數有從IC設計到製造產業鏈的國家。」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調查,2022年第1季銷售量已較2021年同期成長75%達200萬輛,而電動車市場價格已逐漸壓低,僅比傳統汽車再貴10%,預計未來各廠量產下價格則會繼續走低,並再推動銷量成長。

IEA日前發布「2021年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指出,美中歐的電動車產業,未來1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分別將有34.4%、21.5%、16.3%,預估全球2020至2030年間將以28.7%年複合成長率成長。這也意味著半導體的需求是爆發成長。

此外,業內人士也說,當電動車日益普及後,還可能發展車內娛樂用品、車內5G通訊,甚至是連結智慧城市等各種想像,在這些前提下「晶片的需求」是很扎實的,雖然「短期」的風波難免,但仍看好產業前景。

延伸閱讀

  • 半導體成熟製程「砍單潮」來襲,電視、PC等需求急凍,8吋晶圓產能利用率恐下探9成
  • 孫元成:台積電已進入「超摩爾定律」的境界,由眾多小晶片堆疊成為一個超級晶片
  • 為突破美國禁令,傳中國將斥資百億美元替華為、中芯牽線,尋求台積電供應鏈協助蓋晶圓廠
  • 三星超車英特爾成為全球半導體營收冠軍,但代工追不上台積電,將聚焦「設計製造一體化」搶市占
  • 台經院總監劉佩真:台灣半導體業未來10年的機遇與挑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