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学者程猛:农家子弟的苦读很能理解,但需要被改变
相关报道详见《“读书的对话弟料”:农家子弟离开乡村之后》 2020年5月14日,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小,教育解这所学校只剩下一名坚守了41年的学者需被老师和两名学生。 (视觉中国/图) 1980年代末,程猛程猛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三县交界的农家能理偏僻村庄,父亲是苦读农民,母亲是改变村小老师。从小,对话弟他就被村里人看作“读书的教育解料”,也走了一条典型的学者需被农家学子之路:从村小到乡镇的中心小学,再到区县一级的程猛初中、市里的农家能理高中,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苦读又在这里念完博士,改变成为教育社会学方向的对话弟一名研究者。 读博时,在给导师康永久教授的邮件中,程猛写道,“出身底层,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这批读书人,是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人群。” 此后,程猛将“读书的料”这一日常概念转换为学术论题,研究出身农家又取得高学历成就的寒门子弟因何成才,又历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体验。 研究中,程猛将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所生产的筹码(底层文化资本)归结为“先赋性动力”(为改变命运努力读书)、“道德化思维”(学习作为道德事务)、“学校化的心性品质”(与学校文化的亲近)。然而,故事的暗面,是伴随农村出身而来的重重阻碍,跨越大学之门的冲击、片面发展的隐忧、在故乡成为异乡人,以及与家人之间情感的郁结。 在与南方周末记者的交流中,程猛坦承,作为一本教育社会学领域、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著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选题过程和文献中的思想交锋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原本以为对公众来说可读性不强,却意外地获得关注,实现了跨界传播。推究原因,程猛认为是情感上的“感同身受”,“让有经历的人看见自己,让没有经历的人看见另一个世界”。 南方周末:你为什么会想研究农家子弟? 程猛:刚读博时,“寒门难出贵子”和“寒门何以出贵子”这两个话题都很热。一种观点认为,农家子弟弥补原生家庭无法提供文化资本的短板,才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甚至有观点认为,农家子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改变在农村养成的“自由散漫和各种陋习”,向城市文明靠拢。我自己的经历会让我很难认可这些观点。 刚好那时我的博士导师康永久教授收集了一些大学生的自传,有与我经历相似的农家子弟,也有城市背景的学生。在读这些自传,包括研究这些自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农家孩子取得高学业成就的过程并不只是一个弥补缺陷的过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难道只有城市里的家庭才能传递和生产文化资本吗?我觉得这类观点没有看见他们的独特性,尤其忽视了这些成长体验具有的教育和社会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我关注了贯穿农家子弟生命体验的一些特定符主流叙事中,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常常被简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襄阳:打造“信用风险分类 预警监测”模式
- 科技家暴的兩難:被監控只要「關定位」就好?這可能讓受害者更危險
- 柯建銘立院「室內抽菸」 北市衛生局裁處2千元
- 山东宁阳: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
- 铁元素溶液标准物质:确保元素分析准确性
- 金曲35/擊敗鳳小岳、王ADEN!布農族少女Makav真愛奪最佳新人
-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 端午购票日历来了,假期首日火车票5月25日正式开售
- 文明星光耀南粤!196人获评2024年“广东好人”
- 中央汇金逾2000亿元增持四只宽基ETF
- 科技家暴的兩難:被監控只要「關定位」就好?這可能讓受害者更危險
- 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上市公司加码投资
- 金正恩在朝鮮人民軍建軍節強調完善備戰應戰態勢、強化防衛力量
- 看似理想的健保門診「減量政策」,在執行上為何這麼困難?
- 吃饭健身理发皆可拍 顾客成商家引流工具
- 打破行政区划 打造全域飞地 大力推进“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 3•15年度报告|湖南 守护公平交易 发挥维权效能
- 特朗普竞选集会响起枪声!拜登发声
- 不同文化的相聚——校園中的文化共融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