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复建古书院 业界看好研学游成文旅融合新亮点
宋元时期的泉州泉州有着“天下货仓”美誉,如果说有什么能与当时的复建商贸水平相提并论,那就是古书文教事业了,而书院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院业朱熹在泉期间,好研合新积极讲学、学游办学,成文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泉州书院的旅融亮点盛行,刺桐古城迅速成为福建乃至全国书院发展最为兴盛的泉州地区之一。去年年初,复建泉州启动11座古书院复建,古书目前已有正音书院、院业宝觉书院、好研合新镜山书院投用,学游将古书院的成文传统功能与现代教育内涵结合,打造古为今用的“活的书院”。 □记者 殷斯麒 复建 三座古书院投入使用 11座古书院复建牵动人心。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我市分批启动复建工作,目前,已有正音书院、宝觉书院、镜山书院三座古书院投入使用。其中,正音书院以阅读、写作、学说闽南语等多种文学体验和教育培训为载体。宝觉书院与高校共同开展课题调研、学者论坛、经典读书会、文化作品展览、国学大讲堂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合力打造泉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镜山书院结合镜山文创园项目,在整体修复中适当恢复一些书院元素,体现古代书院传统风貌。此外,一峰书院利用学府路古建筑在原有经营业态植入书院元素,云麓书院也完成建设正处于招商待运营阶段。欧阳书院、小山丛竹书院、松石山馆处于装修待运营阶段。南安文庙、招贤院、宝海庵书院处于规划设计阶段。 复建之后,如何运营和植入功能也成为关注焦点。去年5月底,位于泉州府文庙旁的正音书院成为首个复建投用的书院。“正音书院以‘文创×电台×书店’的创新形式,整合多方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基地。启动了‘润物无声·古城悦读’公益阅读计划,通过每年至少10场的线上线下公益活动,以走读、诵读、写读、画读、品读为线,覆盖万人群体,引领泉州读书新风,增强城市人文底蕴和创新动力。”正音书院运营方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小山丛竹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已于2020年12月移交给文旅集团运营管理,将以原先的历史文脉作为基础,在小山丛竹书院植入欧阳詹、朱熹、弘一法师等名人故事,在晚晴室与不二祠打造主题展陈空间;在诚正堂陈列与泉州有关的图书,并通过空间的内容展陈和主题文化活动,使其成为解读泉州历史、传播泉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功能 发挥书院连通传统与现代优势 “泉州的古书院是当时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组织形式,融讲学、祭祀、藏书、修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主要职能是著书立说、讲学授徒、探索学问,对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巨大。”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闽南文化研究学者洪泓说,在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中,泉州古书院的复建为后人打开了一扇了解泉州深厚文化底蕴的窗口。书院具有连通传统与现代的优势,既要延续和挖掘书院文化正能量的内涵,也要注入时代精神和优良教育理念、融入现代生活,让书院真正“活起来”。 根据记载,泉州历史上拥有书院多达73所,每个古书院的定位各具特色、功能不尽相同。“复建古书院除了复原形态,也应当传神,达到形神兼备。在书院功能植入中,不仅要弘扬传统书院教书育人、苦学成才的思想理念,展示泉州深厚文化底蕴和古时文风盛行的盛况,还应融入精忠报国、爱国爱乡、孝顺父母等主题教育,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都能在书院里找到启发和教育,打造古为今用的综合平台。” 洪泓建议。 “现在不少游客来泉州,主动提出想到‘四大书院’小山丛竹书院、石井书院、泉山书院、欧阳书院看看,还有不少本地家长提出想带孩子专门走访各大书院。我们也打算开辟一条书院研学游线路,将泉州的名人故事、书院盛况、古城文化融入其中。”泉州本地导游何晓玲说,串点成线的泉州古书院研学游有望成为泉州古城文化旅游融合的新亮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總理:哈馬斯若不放人以軍將恢復「激烈戰鬥」
- “种草消费”需警惕“杂草” 虚假种草涉嫌虚假宣传
- 广东7个单位、21人拟入选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表彰对象
- 俄乌代表团在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开始谈判
- 「展会预告」倒计时2天!CISILE 2023开幕在即,赶紧来看!
- 北京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 中央气象台: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及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
- 身材瘦小卻虎背熊腰? 醫揭「驚人真相」都是1部位害的
- 全椒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_
- 雲中錦書:糭夏做客中國老朋友薩拉·蘭蒂家
- 世界杯激战正酣 校园激情被点燃
- 文旅领域APP理应更“适外”
- 有颜又有料!首届新会“虾王”争霸赛17日开启
- 追隨南非 西班牙將向國際法院起訴以色列「種族滅絕」
- 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使中心城区环境有全新变化
- 波蘭一軍工廠發生爆炸 已致1死1傷
- 年轻人与父母的出游矛盾当真“不可解”吗?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先后下降4~8℃
- 报告称多数城市工资增幅跑输CPI 呈下降态势
- 北約官員稱北約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對抗俄羅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