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巴黎哲學藝術地圖》: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巴黎,就是奧斯曼的巴黎,他成功將城市本身變成一件藝術品

文:艾列克・范・德・霍斯特(Alec van der Horst)

巴黎的巴黎本身變成都市規劃

每位到過巴黎北站的旅客可能都體會過以下的經驗:一走出巨大的車站大廳,看到街對面雄偉的哲學建築,你就會知道、藝術感覺到「我在巴黎」。地圖的巴的巴這些六層高的們今龐大建築由灰色的大塊石頭建成,配有鑄鐵陽台和石板屋頂,認識是黎奧黎成巴黎的典型代表,幾乎只靠它就能認出巴黎。斯曼術品你會發現城市的功將各個地方、各個地區都有它們的城市蹤影。它們使這座城市具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巴黎本身變成統一性(至少其他世界大城並沒有);它們使巴黎獨一無二。這種建築只出自一個人之手:喬治-歐仁・奧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哲學

在拉博德街(rue Laborde,藝術聖奧古斯丁地鐵站)的地圖的巴的巴起點處有一尊奧斯曼雕像。你會立即注意到他的們今姿態驕傲,還有充滿自信、幾乎可說傲慢的臉龐。他看起來像是一個有辦法貫徹自己意志的人,不會讓任何障礙阻止自己。他一隻手將一個鼓鼓的文件夾緊緊夾在身邊,裡面大概裝著建築計劃書,另一隻手臂則鬆弛地垂著,手裡拿著一頂大禮帽。奧斯曼顯然衣著優雅,但他穿著結實堅固的鞋子,這是一雙可以在建築工地裡展示一番的鞋子。

在南方取得相當成功的行政生涯後,四十四歲的奧斯曼被皇帝任命為巴黎省長,這個職位有點像市長,但權力更大。他的任務是:建設一個更美麗、更乾淨、交通更順暢的城市。同時代的人形容他是一個勤奮的人,非常有效率、無情且自負,想要完成前述的遠大使命,具有以上特質的他無疑是合適的人選。

奧斯曼與拿破崙三世一起負責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都市規劃計畫之一。這個計畫一共興建了一百七十五公里的新的寬闊街道與大道,還有廣場、公園和帶有遮頂的市場。自詡為「拆除藝術家」的奧斯曼拆除了大約兩萬座建築物。無論是中世紀的房屋、教堂、貴族宅邸還是古老的紀念碑,在他的拆除大錘之下,沒有什麼是安全的。

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巴黎的容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和他自己的叔叔拿破崙一世等傑出的前輩用各種古蹟裝飾了這座城市,而在拿破崙三世的統治下,這座城市本身就成了一座古蹟。

這一切都始於南北向和東西向軸線的建設。終止於羅浮宮的西佛里街延伸至巴士底廣場,而從巴黎東站開始修建了一條寬闊的大道,最終一直延伸到南部的蒙帕納斯。兩條軸線的交點過去是(現在也是)塞納河附近的夏特雷廣場。

與此同時,羅浮宮的工程也開始了。院子裡幾個世紀以來的所有貧民窟通通被拆除,同時沿著西佛里街建造了一個新的翼樓,現在也將那一側的舊宮殿與杜樂麗宮連接起來。就在城市的西邊,一片古老的森林被改造成美麗的英式花園:布洛聶林苑(Bois de Boulogne),那裡有一座池塘可供人划船遊覽,還有皇帝親自擘畫的美麗步道、玫瑰園和馬場跑道。後來在東部、也就是在囚禁狄德羅的古堡周圍,文森森林緊接著出現。這兩座森林共同構成了巴黎的兩個「肺」。

在第二和第三階段,整座城市都修建了又長又寬的大道,將較遠的街區相互連接起來,並與中心區域相連。這些大道經常直接穿過貧窮的工人階級街區,例如左岸的聖馬塞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arcel)、阿拉戈大道(boulevard Arago)和皇家港大道(boulevard Port-Royal),以及右岸的(現在的)共和大街(avenue de la République)和伏爾泰大道。這些例子多不勝數。此外還大規模興建帶有遮頂市場、營房、公共花園和飲用水庫,並開始建設地下污水處理系統。

許多大道(當時的)盡頭都是巨大的廣場,因此這些廣場看起來有點像星星。凱旋門周圍的廣場更是得到星形廣場(place de l'Etoile)的名號,因為這裡湧現出多達十二條嶄新的大街。這本身就足以證明大部分的資源都挹注在富裕的巴黎西部(後來關於這點的批評也日益增加)。順帶一提,巴黎東部貧窮、西部富裕的傳統區別,直到第二帝國(Second Empire)時期才真正確立。

一八六○年,這個計畫還決定將巴黎包稅人城牆外的二十個市鎮包括在內。終於,那座可惡的、已經千瘡百孔的稅收牆,總算倒下了。貝爾維爾(Belleville)、帕西(Passy)和最著名的蒙馬特(Montmarte)等城鎮和村莊,變成了巴黎的新分區(第十二區至第二十區)。至此,巴黎才擁有今日的規模和佈局。巴黎的人口到了一八七○年已增至兩百萬,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這次兼併。要將這些半農村社區與城市其他城區連接起來,就必須修建更多大道,這點自然不在話下。

典型的奧斯曼式大道具有一些固定的特徵。寬闊的人行道上種植了一排排樹木,主要是梧桐樹。大道兩旁的建築立面也有一定的規則可循。一般來說,餐廳、咖啡館、商店或辦公室都位於底層。其上則是一個相當小的夾層樓,那裡是門房住的地方(通常是葡萄牙人家庭,他們打掃樓梯間並收取租金)。然後才是「真正的」二樓。有時(當然並非所有情況)這一層的窗戶比其他樓層還高。最富有的居民就住在這一層樓。由於當時還沒有電梯,他們只需要爬一兩層樓梯就到家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