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uTV(及其分拆出來的評季MakerVille)比大台更喜歡製作運動競技類型的劇集,配合其針對年輕觀眾群的前賽定位,亦有助於保持旗下年輕偶像藝人的與繩於定曝光率。該類劇集中,角上季前進退近年較受注目的賽敗失據包括《打天下》、《男排女將》、位模《I SWIM》、糊各《季前賽》和《繩角》。評季
ViuTV劇集的前賽製作模式有別於大台,集數較少,與繩於定每齣劇請不同的角上季前進退編導班底創作,比較有個人特色。賽敗失據例如《打天下》中歐錦棠是位模監製、編審和主演、糊各《I SWIM》改編自編劇兼導演馮志強所,評季《季前賽》則是袁劍偉兼任編、監、導的作品。這種製作模式的隱憂是,劇集很受創作者的能力及風格影響,對電視台來說製作水平變得不夠穩定。
最近期的《季前賽》和《繩角》的主要演員來自該台的皇牌組合MIRROR,論整體成績,後者中規中矩,前者則每況越下,有時候甚至是不忍卒睹。作為運動偶像劇,它們在哪些地方順利過關?哪裡差強人意?哪裡弄巧反拙?
很多運動偶像劇都是「青春劇」,以校園為主要背景,但這也受制於演員和創作者的年紀和心態。Viu劇集如《I SWIM》要年過三十的邱士縉(Stanley)飾演高中生,比他大一歲的吳海昕演同校教師,不免有點尷尬。Stanley在《季前賽》的角色阿良身分和真實年齡相稱,是球隊中較成熟的一員,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演出來就比較順眼。
《季前賽》和《繩角》的角色大都已告別校園,可說是「後青春」偶像劇。在一些同類型的美國劇集中,還是學生的主角往往要在學業及運動之間取捨,或者靠體育的成績獲取奬學金升學。香港的社會環境不同,體育政策與制度發展不成熟,以此為題材的影視創作便需要就香港的社會實況調校,不致脫離現實。另一方面,香港流行文化又深受日本影響,其中動漫文化的誇張及幽默風格可能會滲入香港的運動類型創作中。《繩角》改編自香港漫畫家曹志豪的作品《死角》,《季前賽》也有一些「卡通化」的喜劇情節,甚至向《SLAM DUNK》的經典台詞「我想打籃球」致敬。問題是,導演怎樣在寫實與動漫風格之間取捨或調和?這正好是這類型的港劇容易「出事」之處。
欣賞運動偶像劇通常有兩大面向:一是圍繞運動競技的敘事,往往帶出個人突破、團隊精神、鬥志和紀律等倫理價值,歸納起來就是「勵志」,但也可能涉及制度黑幕、不擇手段的反面素材。另一重點是擔當主演的偶像明星,既吸引了本身的擁躉成為觀眾,也有機會吸納新的擁躉。從以前TVB的《戀愛自由式》到近年MIRROR主演的劇集可見,偶像劇往往涉及跨界別的操作,讓流行音樂界的新星演戲,同時發掘有潛質的新演員。敘事和偶像兩個面向結合起來,關鍵就是人物設定和演繹。這些劇集的敘事主要靠人物推動,這些人物需要配合偶像明星的特性,發揮其長處。
《季前賽》敗於定位模糊,在各方面都未竟全功、進退失據。不像大台劇集通常是二十至三十集,《季》劇只有十五集,但劇情並非集中在籃球運動之上,而是跟著五個隊員各自的生活散開,還要加上敵隊主將卓立峰(Ian 陳卓賢 飾)自己的故事,以及飾演女主角「河馬」(Yoyo 葛綽瑤 飾)的戲份,令劇情變得十分鬆散。我看此劇最常出現的反應,就是「幾時先打波?做呢啲不如做返打波啦!」結果最後數集節奏散亂,等到結局一集才有球賽對決,感覺是匆匆了事,很多應有的細節都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