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該如何學習與老人自在相處?

文:Steffani Chen

村上春樹說:「我一直以為人是台灣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年邁年輕,人是入超人該一瞬間變老的。」

就在今天,高齡我感受了那「一瞬間」

不管我們長多大,社會能力變多強,何學回到父母面前,習與在相處上多少都會有以前當孩子的老人影子。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自相我媽就是台灣一個很嘮叨的人,不管帶著愛意的年邁年輕、責罵的入超人該,她很習慣用嘮叨作為跟我溝通的高齡工具,而我也習慣成自然。社會已經記不清從何時開始,何學只要她又開始嘮叨重複訴說一件事情,我是如何屏蔽我自己的感官,待她結束時,或在我的時空計時結束,我再悠悠地講一句:「妳說過了」,來表達我想終止這回合。

大概是天氣熱,加上生理期第一天,今天就感覺特別浮躁,當戲碼又開始上演,我沒等她說完就回:「好了,不要一直講重複的事情,好煩。」結果她馬上臉臭安靜不說話,開始陰鬱,好像有一個結界在那裡,氣氛凝重。

接下來,迎接我的情緒是後悔、內疚,很不好受,我腦中反覆重演、咀嚼剛剛的情節與文字,想釐清是哪個環節我開始不耐煩,我望向她一眼,驚覺那一頭因為抗癌而停止染色的灰白髮,很真實,就在今天,我感受了那「一瞬間」——媽媽真的老了。

人口老化也是一種國安危機

這不是危言聳聽,數字會說話。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而國發會也推估到了202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會達到20%,到那時,每五個人台灣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

不只媒體,我們多少都聽過身旁的長輩說,他們那個年代景氣有多好,這些老人大多享受過台灣經濟起飛所帶來的「好處」,而台灣人普遍還是傾向將財富、資源世襲,老化加上少子化,世代經濟分配不均,階層間流動僵化,言論自由的台灣,使有些人在網路上仇視的毫無保留。

年輕世代的被剝奪感更加嚴重,漸漸把台灣撕裂成兩個極端世界,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在這片土地上努力建構起的體制,財政、醫療、教育、國家競爭力等,未來可能將受到嚴重衝擊。

守護老人,是台灣人的共同功課

不管你喜不喜歡老人,老年人口的增長是事實,不是趨勢。

學習和老人自在相處,是我們的必修課,跨越世代隔閡,不僅是為了社會和諧,也對自己的人生功課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人其實面對歲月,都會有一種無力感,我們有一天也會變老,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

《禮記》裡有一句話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達到國泰民安的境界之前要先「修身」,但談何容易,曾經的我因為缺乏知識,小時候歷經爸爸罹癌到過世的過程,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消化這些情緒衝擊,整個家也因為照顧一個病人,每個人不得不脫離原來的社會角色,和所謂按照「正常」社會時間表下成長的人,提早面對了生離死別帶給人情緒上的翻騰,也領悟到「老得優雅、走得尊嚴」才是最好的善終。

我想面對家人變老這件事情,「溫柔對待、好好溝通」這些建議都是很淺層的,讀了心理學之後對「覺察」越來越敏感,除了顯性的媽媽的灰白髮之外,前面提及,我事後腦中反覆重演、咀嚼事發的情節與文字,覺得她最近好像同樣的事情,重複的有點頻繁,還時常懷念過去生活的美好,這時學以致用發生的剛剛好,我聯想到讀過關於「記憶衰退」的章節。

人,首先是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

如果說人老了記憶會衰退,但卻又能夠將一件事情重複的又臭又長,這其中是有點貓膩吧?在心理學的領域中,將記憶分別為三種類別:

  1.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是感覺器官正在處理的訊息的非常短期的記憶存儲,存儲訊息的時間有限,通常不到一秒。
  2.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STM):持續時間大約在15到30秒之間,容量約為七個項目,持續時間有限,存儲非常脆弱,訊息可能會因分心或時間流逝而丟失。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有些記憶能夠持續更長時間,數天、數週、數月甚至數十年。這些長期記憶中的大部分都在即時意識之外,但可以在需要時被吸引到意識中。

一開始人的記憶衰退,並非是全面性的,會是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例如打開冰箱卻忘記要拿什麼,忘記把鑰匙放在哪之類的,其實不只老人,有些年輕人也會。

老人一直重複又臭又長的事情,是屬於「長期記憶」因為經過「反覆執行」,要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需透過一段時間的「重複」,其儲存在腦海中的時間可長至數月或數年,甚至終身不忘。所以人很可能會忘記昨天吃了什麼東西,但小時候學校發生的事情卻記得一清二楚。

此外,鎂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也是影響長期記憶的因素之一。例如親人去世時、車禍或新聞播報的重大事件,那一刻情緒上的震撼程度強烈,令人難以忘懷,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記憶,以至於記憶比其他記憶更深一些,並更能長期儲存在腦海中。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人,老是愛講戰爭、當兵或以前創業的過程之類的,那一段時期不僅長,且「重複」與「深刻」。

長輩總愛美化過去,不一定是觀念老舊

因鎂光燈效應而創造了一個強大,且「看似」非常準確關於事件的記憶,但並不是「事件本身」。研究表明,大腦會去消除DNA中,使糟糕記憶繼續存在的表觀遺傳標記,也就是說大腦的生存機制,會把記憶中討厭的部分消除,保護我們生命的延續,留下愉快的部分。

就像小時候天天上學,功課、考試被父母罵,但長大後,反而留在心中深刻印象的是遠足、運動會這種快樂的鮮明回憶。承接上述關於記憶的衰退,人會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而每次重述一段長期記憶時,都會塑造(有時會重塑)它,使我們對事件的準確性越來越有信心,將其套用在老人身上,結果就造就了「老人會美化過去,否定現在」這樣的既定印象了。

運用「身體的記憶」來改善關係

「好了,不要一直講重複的事情,好煩」,這是我回應我媽,又在上演重複的戲碼的對白。情緒對記憶的影響很大,能夠使我們銘記在心,但她在被打斷的「那一刻」,並不會認知到是「因為我一直講重複的話,所以妳生氣」,進入到她內心的會是「不曉得為什麼,妳要生氣」的情緒,所以當場否定她,其實也沒有幫助。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