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貝多芬生前從未公開發表的〈給愛麗絲〉,究竟是寫給誰的告白曲?

文:愛麗絲

聽到〈給愛麗絲〉(Für Elise),貝多表你會有什麼反應?

沒錯,芬生相信你跟我會有一樣的前從曲反應,對台灣人來說,開發聽到〈給愛麗絲〉(Für Elise)就意味著——打包垃圾下樓的給愛告白時刻到了。

有趣的麗絲是,不同國家的究竟人對〈給愛麗絲〉其實會有迥然不同的感受。在香港,寫給這首曲子是貝多表某些地鐵車站的轉乘音樂;在美國、澳洲、芬生紐西蘭,前從曲則被當成冰淇淋車的開發配樂。

不過,給愛告白雖然〈給愛麗絲〉在世界各地都擁有不小人氣,麗絲但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在生前卻從未公開發表過這首曲子。究竟因此,〈給愛麗絲〉究竟是為誰而寫,一直是讓大家好奇不已、爭論不休的謎團⋯⋯

樂曲背後淒美愛情故事,無疾而終的師生戀

相傳,貝多芬曾愛上自己的學生泰瑞莎(Therese Malfatti),當時貝多芬40歲、泰瑞莎19歲,浪漫的音樂家為這段戀情譜寫了一曲〈A 小調巴加泰勒〉〈No.25 in A minor (WoO 59, Bia 515)〉贈與對方。貝多芬本打算在一場宴會上彈奏此曲、向佳人求婚,不過,有一說是男方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作罷,另一說則是女方拒絕了求婚。

但無論如何,兩人的戀情因身份、年齡與階級的懸殊並未開花結果。然而,曲譜仍舊被交到了泰瑞莎手中,手稿的封面頁寫著「為泰瑞莎而作(Für Teréz),1810年4月27日」,意味著終生由她持有。

在貝多芬逝世40年後(1867年),一位德國音樂學者諾爾(Ludwig Nohl )在泰瑞莎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份手稿,並公開發表了這首歌曲,將其收錄於《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

原來,貝多芬可能有生以來都不認識任何愛麗絲?

那麼,竟然這首樂曲的謬思女神是泰瑞莎、封面又寫著「為泰瑞莎而作(Für Teréz),那麼,愛麗絲(Elise)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第一種說法是貝多芬在手稿封面的字跡過於潦草,導致諾爾在出版歌曲時將 「Teréz」 誤認為 「Elise」,因此有了〈給愛麗絲〉之名;另一說法出自著名貝多芬專家諾曼(Norman Lebrecht)的著作《Why Beethoven》一書,書中諾曼認為在諾爾之前,樂曲的手稿屬於泰瑞莎生前的好友——慕尼黑退休教師「布雷德爾」(Babette Bredl)。

1865年,當諾爾拜訪布雷德爾時,她拿出這份手稿分享,卻在宣讀獻詞時分神想起自己的孫女,而她孫女的名字就是「愛麗絲」。不過,不論是布雷德爾或是他的孫女愛麗絲都從未見過貝多芬,因為貝多芬早在1827年便去世了。

然而,究竟愛麗絲是不小心寫錯的名字、或真有其人,我們唯一可以確信的是,〈給愛麗絲〉都是一首呼喚愛人的鋼琴曲。循環往復的輪舞曲旋律彷彿是如泣如訴的反覆示愛,旋律輕巧卻傳達飽滿情緒,更成為了所有鋼琴初學者必學的一首經典樂曲。

參考資料

  1. CLASSICfM, “Therese Malfatti (1792-1851) and Beethoven’s Für Elise“
  2. The Guardian, “Who was Beethoven’s mysterious Elise? Historian concludes she never existed“
  3. CLASSICf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Beethoven’s ‘Für Elise’ – and who was Elise?“

本文經《音音有代誌》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如果我是愛麗絲,我絕對不讓自己愛上貝多芬
  • 羅曼羅蘭《貝多芬傳》:一開始,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
  • 音樂家壓力爆棚!貝多芬精神備受煎熬、舒曼企圖跳河自殺,心理師教你如何排解紓壓?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