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奧立佛薩克斯《初戀和最後的故事》:火車幻聽很快變成他生活的常態,然後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文:奧立佛.薩克斯

我在十三、奧立四歲時第一次讀到弗里傑斯.卡林西(Frigyes Karinthy)的佛薩《環腦之旅》(A Journey Round My Skull)。我想,克斯快變我後來撰寫自己的初戀成生常態神經學病例時,也有受到這本書的和最後的火車幻聽活影響。現在,故事更奇怪我在六十年後重讀此書,然後還是事發生覺得它非常出色。這不僅是奧立一部闡述詳盡的個案史;這本書描寫一個擁有豐富情感和卓越天賦,甚至可說是佛薩天才的男子,在壯年時期罹患一個危及視力、克斯快變心智和生命的初戀成生常態疾病,這個疾病產生極為複雜的和最後的火車幻聽活影響,使他經歷一趟充滿啟發、故事更奇怪可分成不同象徵性階段的然後旅程。

這本書有一些缺點:有些段落離題很久,出現哲學或文學性的脫軌,敘事可以再緊湊一點;有些地方過於異想天開,不過卡林西在寫書的過程中愈來愈意識到這點,慢慢清醒過來,試著把新奇的想像力轉變成事實性、甚至是臨床的真實處境。

然而,儘管有這些缺點,我還是認為卡林西的書是個傑作。現在市面上有非常多醫學回憶錄,包括他人和自己的傳記,因為過去二十年來,這個文類出現了爆炸性成長。雖然醫學技術產生了變化,人類的經歷卻沒有變,而第一部描述大腦內部活動的自傳性作品《環腦之旅》,仍是其中最優秀的著作之一。

弗里傑斯.卡林西生於一八八七年,是個著名的匈牙利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和幽默創作者。四十八歲時,他開始出現一些症狀,後來得知是腦瘤。

某天晚上,他在布達佩斯最喜歡的咖啡廳喝茶,突然聽到一個明顯的隆隆聲,接著出現一個緩慢的餘音,音量愈來愈大……愈來愈大聲的轟鳴……最後又漸漸消失。他抬起頭,驚訝地發現四周什麼事都沒發生。沒有火車經過,而且他人也不在火車站附近。卡林西心想:「這是怎麼回事?外面有火車經過……還是某種新式的交通工具?」第四次聽見那樣的聲音後,他才發現自己出現幻覺。

卡林西在回憶錄裡說到,他偶爾會聽見有人輕聲呼喚自己的名字,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可是,這次很不一樣:

這個火車的隆隆聲很大、持續很久、連續不斷,大到淹沒了現實世界的聲音……過了一陣子,我驚覺那不是外在世界的聲音……聲音一定是從我的腦袋裡發出來的。

很多病患曾告訴過我,他們起初都會出現幻聽,通常不是人聲或噪音,而是音樂。一開始,他們所有人都跟卡林西一樣東張西望,想尋找聲音的來源,找不到任何可能的來源後,才勉強做出自己出現幻覺的結論。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很多都害怕自己瘋了,畢竟幻聽是發瘋的典型症狀不是嗎?

卡林西倒是不擔心:

我並不覺得這起事件令人擔憂,只是覺得很怪、很不尋常……我不可能發瘋,因為若是那樣的話,我應該無法診斷自己的狀況。一定是其他方面出了問題。

所以,回憶錄的第一章〈看不見的火車〉開頭就像偵探故事或懸疑小說,有一個令人疑惑的怪異事件發生了,反映悄悄在他的大腦緩慢出現的變化。卡林西被捲入愈來愈複雜的情節之中,既是被調查的對象,也是展開調查的人。

天賦異稟又早成的卡林西(他十五歲就寫了第一本小說)在一九一二年二十五歲時至少已經出版了五本書,名氣響亮。他雖然大學主修數學,對各種科學領域都感興趣,但是最為人所知的卻是他的諷刺文字、政治熱忱和超現實的幽默感。他寫過哲學作品、戲劇、詩詞和小說,腦瘤的症狀剛出現時,正在撰寫一部龐大的百科全書,希望能媲美狄德羅的鉅著《百科全書》。

創作先前這些作品時,他總是有一個計畫和架構,但是現在,卡林西被迫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大腦所發生的事,只能寫紀錄、做筆記和反思,對於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這趟新旅程會帶他去哪裡,完全沒有任何清晰的概念。

火車幻聽很快變成卡林西生活的常態。他開始在固定的時間聽見那些聲音,不管他在自己最喜歡的咖啡廳或其他地方,每天晚上七點整一定會出現幻聽。不到幾天,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照鏡子時,鏡子似乎會動,只有移動幾公分,然後便靜止了……現在是發生什麼事?我不會頭痛,也沒有其他任何疼痛感,我沒聽見火車聲,我的心非常正常……可是,包含我自己在內的一切,似乎都跟現實脫節。桌子跟平常的位置一樣,有兩個人剛走過咖啡廳,我的面前有熟悉的水瓶和火柴盒。然而,詭異且令人驚恐的是,這全都像是一場意外,彷彿這些東西會出現在這裡純粹是湊巧,如果出現在其他地方也不奇怪……

現在,整個惡作劇箱開始滾來滾去,彷彿下方的地板塌了似的。我想抓住某個東西……但是哪裡都沒有固定點……除非我能在自己的腦袋裡找到,除非我能抓住某個影像或回憶或聯想,幫助我認得自己。就連某個字句或許也可以。

這段文字貼切地描述了感知、意識、自我的根本受到損害時會是什麼感覺。受害者淪落到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所謂的「不存在的深淵」,急迫渴望藉由某個影像、記憶或文字將自己從深淵中拉出。這可能只有發生一下下,但感覺卻很久很久。

此時,卡林西發覺可能真的發生了某件怪事,他心想自己是不是出現癲癇或即將中風。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開始出現更多症狀:突然一陣反胃噁心、難以保持平衡或步伐不穩。他盡量不去想太多,但是最後因為視力愈來愈模糊,決定去看眼科醫師,展開一段挫敗不已的醫學探索之旅:

我不久後去看的那位醫師甚至沒有對我進行檢查,我敘述症狀到一半,他就舉起手說:「親愛的朋友,你的耳朵沒有卡他熱,你也沒有中風,你只是尼古丁中毒。」

難道是一九三六年的布達佩斯醫師比七十年後紐約或倫敦的醫師還糟嗎?不聽病患描述、不做檢查、固執己見、妄下結論,這些現象在現在就跟當時一樣普遍、一樣危險,如同傑羅姆.格魯普曼(Jerome Groopman)在《醫師怎麼想的》(How Doctors Think)所精確描述的那樣。絕對治得好的疾病可能因為這樣沒被發現和診斷,導致一切為時已晚。

卡林西的第一個醫師如果有檢查他,便會發現他協調方面出現狀況,顯示小腦有問題;如果他有檢查他的眼睛,會發現他有視神經乳頭水腫,是腦壓增高的跡象;假如他專心聆聽病患說的話,他就不會這麼漫不在乎:倘若不是腦部出了嚴重問題,沒有人會出現這種幻聽或像這樣意識突然遭到損害。

然而,卡林西隸屬於布達佩斯豐富的咖啡廳文化,因此他的社交圈不只有作家和藝術家,還有科學家和醫師。這可能讓他很難得到一個直接的醫學意見,因為他的醫師也是他的朋友或同業。幾個星期過去了,卡林西雖然沒有很在乎自己的症狀,卻開始被兩個回憶騷擾:一個跟年紀輕輕便死於腦瘤的朋友有關,一個跟他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有關,特別是飾演偉大神經外科先驅哈維.庫興(Harvey Cushing)的演員在電影中替一個意識清楚的病患進行腦部手術的畫面。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