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在職人士必讀心理學!職場欺凌正在破壞你的人生

文:Anthony @ 樹洞特約作者

相信讀者不會對校園欺凌的職人職場正破案例感到陌生,但你又有否留意過職場裏發生的士必欺凌呢?坦白講,筆者以前也對這議題不以為意,讀心但直至最近一位朋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被上司和同事欺凌的理學經歷時,才令筆者意識得到辦公室欺凌的欺凌嚴重性,它對受害者的人生傷害絕對不亞於其他的種類欺凌。為此,職人職場正破筆者希望可以略盡綿力,士必讓讀者更了解這個蔓延大小職場的讀心問題。

「職場欺凌」究竟是理學什麼?

無論在校園發生還是在校園發生,欺凌一般都能被理解為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欺凌一種惡性社交互動。欺凌者通常會日復日地對被欺凌者作出言語上以及身體上的人生攻擊,令被欺凌者的職人職場正破身心皆受創傷,而被欺凌者亦會因為權力不對等而不反抗。士必[1]在職場裏,讀心權力不對等的情況部分來自上司,利用職位的差別來威迫被欺凌者無限OT。連續劇《辦公室》(The Office)當中的Scott就經常以類似的方法壓榨和揶揄同工。另一方面,較受歡迎的同事有時都會動用他們的社交力量杯葛被欺凌者。劇集中的情節固然好笑,但搬到現實生活就是另一回事了。

著手於從欺凌的動機,我們可以大致將欺凌分為以下幾種。首先,威嚇欺凌(intimidating bullying)主要是為了確立欺凌者在組織內的地位,通常會有排擠和侵犯被欺凌者私隱的行為,而報復欺凌(retailiatory bullying)一般發生於被欺凌者告發欺凌者之後的一連串變本加厲的攻擊行為。制度欺凌(institutional bullying)就是指機構文化容許,甚至鼓勵欺凌行為,例如設定不切實際的業績目標、排擠生產力較低的同事等。

兩個職場欺凌的原因

職場欺凌其實十分普及。調查顯示,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曾經歷職場欺凌,甚至大約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人現正經歷職場欺凌,與抑鬱症的普及率相約。那我們不禁要問,職場欺凌的原因又是什麼?

Ruthless business executive puts colleague in dangerous position and steps on him to get to other side. Conceptual vector illustration for workplace and office politics.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Kiss up kick down」

所謂的「Kiss up kick down」 就是職場裡典型的雙面人——對上司阿諛奉承,但對著下屬或者同事就百般刁難。筆者從事零售銀行業的朋友就有這樣的經歷,當他的團隊達不到年初設定的目標時,哪怕只是差了0.3%的營業額,team head也會以攻擊字句辱罵那位朋友,將團隊的失敗怪罪於他。但相反,那位team head對管理層匯報時卻會擺出另一副謙恭有禮的嘴臉,會面時亦不忘寒暄一番:「X經理,令尊最近身體好嗎?」、「你近排好似有啲熱氣喎,我轉頭就買啲綠豆湯比你」這不單令剛入職的朋友無所適從,也令他質疑自己的能力。

報復心態

報復心態也是導致職場欺凌出現的原因之一。[2]正如先前所說,有些欺凌者會進一步欺負一些反抗的被欺凌者。但除此之外,部分被欺凌者為了宣洩負面情緒亦會變成欺凌者。慘痛的經歷令他們時常抱有報復的心,希望透過欺負他人而獲得心理上的慰藉。管理層欺負中層員工、中層員工遷怒於底層員工,就這樣一層一層的將負面情緒往下遷移,最後造成了不健康的企業文化。

職場欺凌的影響

不論你在企業裡擔任的是什麼角色,職場欺凌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你。單單看員工個人層面的影響,職場欺凌會增加欺凌者與被欺凌者一系列心理生理疾病的患病風險[3],當中包括:

  • 焦慮症
  • 高血壓
  • 失眠
  • 胃潰瘍

這些身心的額外負擔會進而令員工難以集中,決策力同時大幅降低,進而令工作表現變差[4]

shutterstock_1668926179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辦公室欺凌在企業層面上同樣有害。員工的工作表現欠佳自然會妨礙企業增長,降低利潤。另一方面,上述的心理生理疾病亦會增加曠工的比率,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為企業帶來法律上的刑責。2006年愛爾蘭的一個郵政機構就因為涉嫌間接縱容了欺凌行為,被法院裁定要向受害者支付高達十六萬歐羅的賠償金(相當於現在將近二百萬港元)[5],可見職場欺凌實在不容忽視。

結語

不論你有否親身經歷過辦公室欺凌,你身邊很可能有朋友或者同事不幸地成為了受害者。意識得到問題的存在往往是解決辦公室欺凌的第一步。若然有朋友有這樣的經歷,謹記多關心和支持這些處於人生低谷的朋友。如果認為自己的身分不適合伸出援手,不妨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忙。

參考文獻:

  1. Field, Tim (1996). Bully In Sight: How to Predict, Resist, Challenge and Combat Workplace Bullying. ISBN 0-9529121-0-4.
  2. Shetgiri R.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children. Adv Pediatr. 2013;60(1):33-51. doi:10.1016/j.yapd.2013.04.004
  3. Bullying in the Workplace (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4. Robert, Faran. (2018). Impact of Workplace Bullying on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tr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 5. 12-15. 10.31580/jmi.v5i3.123.

本文獲樹洞- TreeholeHK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所修改,原文請看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