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經驗陷阱》:「經驗是良師」的說法根本是空穴來風,我們應該從經驗中學習——然後努力忘卻經驗

文:埃姆雷.索耶爾(Emre Soyer)、羅賓.霍格思(Robin M. Hogarth)

詭譎的經驗經驗經驗學習環境:我們遺漏了哪些重點?哪些事情毫不相干?

由於經驗關乎個人、不假思索、陷阱穴來學習快如閃電、良師鼓舞人心且歷久彌新,法根風們我們很難忽視它。本空經驗在我們的應該驗中直覺中植入的觀念讓人覺得可靠。不幸的從經是,它也帶給我們錯誤的然後指引。

我們都先入為主地認為,努力經驗可清楚且全面地反映眼前面臨的忘卻情況。不論我們經由觀察或參與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貌似都是經驗經驗經驗真實的。心理學家與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將這種症狀稱為「所見即為全貌」(WYSIATI)。陷阱穴來學習

這項假設普遍適用於騎單車與打網球等活動。良師這些運動牽涉良善的學習環境,決策者接受大量、即時且精確的行動反饋,而且遊戲規則基本上維持不變。在這種受到控制和有所局限的情況下,經驗帶來的教訓通常是可靠的。

然而,現代生活不能與騎單車或打網球相提並論。我們看到的,不見得就是全貌。

心理學家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在《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How We Know What Isn’t So)一書中警告我們:「這個世界不按牌理出牌。它不提供清晰的資訊讓我們『知道』得更透徹,而是帶來隨機、不完整、非典型、模棱兩可、前後矛盾、令人難以接受或間接的雜亂資料。」

舉例而言,我們未必一直都有機會觀察自身決定造成的後果,或只能在事過境遷後觀察。現實生活的規則瞬息萬變且出人意料,導致得來不易的經驗陳舊過時。我們通常沒有教練或微晶片可協助仔細分析與矯正個人對於事態的解讀。

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面臨的是詭譎的學習環境,累積的經驗不斷遭受各式各樣的滲透與扭曲。如柏拉圖著名的洞穴隱喻,人們看到的,只不過是許多相關背景下,實際情況的一些模糊表徵。雖然經驗仍能讓我們學到東西,但那些教訓未必正確反映了現實狀況。

實際上,社會學家與組織行為學者詹姆斯.馬區(James March)在《經驗的疆界》(The Ambiguities of Experience)中主張,當經驗缺少證據又包含了不相關的細節時,人們經常無法學到正確的教訓。我們也相當容易受主觀的解讀所動搖,並根據有限的資訊快速歸納事情。因此,豐富的經驗有可能加深錯誤的信念,同時讓人誤以為自己變得更明智。

因此,我們必須勇於質疑,然後及時調整經驗帶來的教訓,尤其是在我們真心希望做出明智決定的複雜情況下。面臨詭譎的學習環境時,思考兩個關鍵問題可以學到極其寶貴的一課:

  • 如果我希望充分了解眼前的情況,需要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出哪些之前遺漏的重點?
  • 我需要忽略經驗中哪些不相關的細節,才能專注於眼前的情況?

以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凸顯遺漏的細節如何導致我們受到經驗的誤導。

在電視特輯《系統》(The System)中,插畫家德倫.布朗(Derren Brown)連續擲硬幣十次,每次的結果都是正面。他使用的硬幣如假包換,畫面也未經特效處理。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這看來十分不可思議。布朗一副自信滿滿、掌握自如的模樣。擲了六次後,他甚至預示接下來的發展:「再擲四次……就結束。」彷彿他找到了方法,可以騙過上天,用意志控制那枚硬幣。

的確如此。但是,他的方法不是操縱硬幣,而是向觀眾隱藏了部分事實。之後他在節目中揭露真相,其實大家看到的十次過程,只是一整段錄影的最後一分鐘。布朗的攝影團隊得花數小時拍攝他擲硬幣的過程,並在他每次擲出反面後重來一次。然而經過多次嘗試後,他終於連續擲出了十次正面,也就是觀眾看到的唯一一段過程。隨著時間過去,起初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了必然的結果。布朗的驚人之舉不是超能力,而只是擲硬幣的一種機率。

在此情況下,雖然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輕易可見,但其中大半的複雜過程從觀者的經驗中消失了,因此結果看起來比實際上還離奇。

若換成數千人同時擲硬幣,也可創造類似的效果。其中總有一些人會連續擲出十次正面。不過同樣地,這不是因為他們技能出眾,而是運氣的關係。如果某個人沒看過別人連續擲出十次正面,那麼他的經驗裡便遺漏了特定的結果(有人能連續擲出十次正面)。這麼一來,那些少數成功連續擲出正面的例子,就會顯得比實際上來得不可思議。

遺憾的是,多數人的生活經驗都以這種選擇性的資訊為取樣基礎。例如,人們通常沒有機會觀察如果做了另一個選擇,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此外,史無前例的災難與顛覆性的創新——顧名思義——並不存在於我們的經驗中。這導致人們非常容易輕視或忽略特定的相關細節,因此無法妥善做出重要的決定。於是,「眼不見」就輕易變成了「心不念」。

反之亦然。眼前所見塑造了經驗,我們從中汲取結論,即使它們與現實情況毫不相干。

我們兩位作者其中之一是霍格思,他在蘇格蘭長大的。他們一家最愛到一處名為「反重力山坡」(Electric Brae)的地方郊遊。這座地勢奇特的山坡鄰近杜紐爾村(Dunure)。如果你在地上放一顆球或潑一些水,會看到球或水往上坡處移動。難道,地球引力在蘇格蘭這個地方不適用?

斜坡附近有顆巨石,上頭刻著說明文字:

這座山坡從俯瞰西邊的克羅伊鐵路高架橋(Croy Railway Viaduct,平均海拔約八十七公尺)的轉彎處零點二五公里為始,一路延伸至東邊林木繁茂的克萊根克羅伊峽谷(Craigencroy Glen,平均海拔約九十二公尺)。雖然從轉彎處到峽谷的坡度為八十六比一,但道路兩旁的地勢造成視線錯覺,使山坡貌似往相反方向傾斜。因此,一台靜止的車子如果沒有拉起手煞車,看起來會像是緩緩開上坡。「反重力」一詞的由來,是過去人們誤以為這個現象是地底下的電極或磁力所致。

周圍鄉村的地貌干擾了我們對於斜坡的判斷。雖然這座山坡看起來彷彿有反重力,但事實絕非如此。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