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分娩镇痛普及率低的原因何在
近日一篇关于无痛分娩的媒体报道指出,目前我国平均分娩镇痛普及率约为30%,分娩中西部地区许多医院的镇痛分娩镇痛普及率不足10%。与此同时,普及数据显示,率低国外一些国家的因何分娩镇痛普及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这样一组数据的国内悬殊差异背后,是分娩无数选择自然分娩的中国产妇遭受的如报道所言“断了12根肋骨”般的巨大痛苦。而这种痛苦在分娩镇痛早已成为一项成熟技术的镇痛当下,本是普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的。 分娩镇痛是率低一个医学名词,即人们日常所指的因何无痛分娩,这项技术最早起源于西方牙科医生的国内麻醉技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分娩历史。早在19世纪50年代,镇痛英国女王就曾使用氯仿麻醉剂缓解分娩痛苦、改善分娩体验,当时苏格兰产科医生辛普森还曾因为在分娩镇痛领域的创新贡献而被授予男爵头衔。这样一种比抗生素发明时间还早几十年的医学技术,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在中国广泛普及开来造福女性。一些产妇因畏惧分娩之痛而选择对身体伤害更大的剖宫产,还有一些初产妇在自然分娩疼痛难忍后又选择剖宫产,不得已遭“二茬罪”。 开展无痛分娩的技术难度不大,过去在国内普及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无痛分娩的麻醉技术会影响胎儿身体及智力发育,造成一些产妇特别是家属心理抗拒;另一方面是麻醉师短缺、定价政策滞后等现实原因,造成许多医院没有无痛分娩的医疗服务可供选择。近年来随着对无痛分娩的广泛科普宣传,人们对无痛分娩技术安全性的信任度已大大提高,但制约无痛分娩普及的现实原因却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包括东部一线城市在内的许多三级医院甚至都无法提供无痛分娩医疗服务,中西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情况可想而知。 一位麻醉科医生曾经道出其纠结心理,虽然深知镇痛治疗能够降低产妇痛苦,但麻醉师参与无痛分娩“又累又不赚钱风险还大”。当前,我国麻醉师总体数量短缺。据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9年6月统计,我国麻醉医师的数量为9.2万人,平均每万人配备0.6名麻醉医师,而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能配备2.5至3名麻醉医师(或麻醉从业人员)。对麻醉师而言,无痛分娩相较于一般性的手术麻醉,需要根据产妇的产程情况及产科大夫的意见进行麻醉,这就需要将宝贵的麻醉师资源投入到无痛分娩的长战线上,很多时候麻醉师需要24小时待命。相对于麻醉师的辛劳,其工资收入难以体现其劳动价值。一个合格的麻醉师要经历医学专业本硕加实习期至少10年的学习锻炼,但在现行定价政策下,其收入并不高。据专家介绍,两年前北京地区无痛分娩的麻醉技术费用仅200元,加上器材费用总计不到1000元。 解决一个细分行业的整体性人才缺乏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改善其收入水平与职业福利,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当然,对麻醉师而言,其收入增益部分不应完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就需要医保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2019年,国家卫健委组织全国913家医院开展无痛分娩试点,并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分娩镇痛提供医保报销等政策支持。如今各地执行情况如何,至少从当前无痛分娩普及率结果看尚不乐观。 无痛分娩是现代生育文明的重要体现,在人口增速放缓的时代背景下其意义不言自明。刚刚过去的5月9日是母亲节,加快有关无痛分娩的公共政策制定、施行与配套完善,是对每一个中国母亲的最好抚慰与致敬。 (作者:岳钟,系媒体评论员)国内分娩镇痛普及率低的国内原因何在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12 09:18:2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京彩”寒假 志愿暖心
- 不断提高依法治种依法兴种能力水平
- 他21岁获基金委资助:7月申请、9月“中”了—新闻—科学网
- 工程教育仍需“回归工程”—新闻—科学网
- 北京出台20条中小学科教新政!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不少于10%
- 高度750公尺! 義大利「全球最大耶誕樹」點燈
- 面向科技前沿打造人才高地—新闻—科学网
- 我市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社会氛围_
-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二)
- 我市“三加强”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 德籍富豪被分尸,藏在泰国冰柜里的“秘密”
- 川普推翻多邊貿易,APEC拚浴火重生|天下雜誌
- 2024年大兴区“十佳青年教师”颁奖活动举办
- 國5元旦假期易壅塞 高公局估行車時間是「平常5
- 淇县农信联社西岗信用社推出金燕爱心快贷助受灾村民渡难关 财经
- 天下財經週報:台灣下半年經濟表現 本週這場法說會決定|天下雜誌
- 山桃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中行鹤壁分行开展“诚信兴商” 宣传活动 财经
- 張艾嘉兒娶超模妻世紀婚禮!劉嘉玲、陳柏霖、方志友中港台大咖齊聚
- 好消息!海宁3路部分班次延伸!具体运营班次、线路站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