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122人走桶後步道1人受困後獲救,12人登唐穗山1人至今未尋獲,登山脫隊迷路怎麼辦?

近來登山圈有多起意外事故,人走人受人登包括宜蘭礁溪的桶後唐穗桶後越嶺步道,7月30日有122人的步道辦登山隊伍折返時,發現有1人未下山,困後該廖姓男子脫隊後迷路,獲救獲登在山上受困一日後,山人山脫已在31日早上被搜救隊找到,至今所幸並無受傷。未尋另外在7月25日時,隊迷也有12人組團攀登桃園唐穗山縱走路線,人走人受人登結果其中2人因體力不濟,桶後唐穗結伴脫隊折返登山口,步道辦其中1人又在折返途中走不動而停在原地等待救援成功,困後然而持續前進的獲救獲登周男失蹤至今仍未尋獲。

消防局和登山專家提醒,山人山脫一旦發覺自己脫隊迷路,在原地待援是最好的方式;另外登山前應備妥相關登山器具及裝備,攜帶保暖衣物、雨衣褲、飲水、糧食、智慧型手機、GPS及口哨等裝備,搭配做記號、呼救等方式,讓搜救人員易於找到。

桶後步道122人登山團1人失蹤

宜蘭礁溪鄉昨日驚傳一起登山失蹤案,6旬廖姓男子隨著一行122人登山隊前往桶後步道登山,沒想到折返時突然失蹤,登山教練發現後隨即折返找人但未果,消防局當天獲報,後隨即聯合林務局,組成搜救隊前往救援,但因杜蘇芮颱風影響,山區路面溼滑起霧,當天搜救未果,後來廖男獨撐一夜,終於在昨(31)日早上8時許成功尋獲。

登山民眾一行122人昨天前往礁溪鄉桶後步道登山,上午從櫻花陵園進入,經桶後溪折返路途時,卻發現其中60歲的廖姓男子迷路失聯,同行教練往返多遍未尋獲,請求縣消防局派員救援,所幸今天找到人,廖男全身濕透、飢寒交迫,補充水及食物後由家屬帶回。

宜蘭縣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昨天下午2點多接獲報案,立即派遣礁溪分隊救災人車前往救援,同時也通知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虎派員共同前往救援。搜救隊伍長途跋涉,且因颱風過後影響,山區路面濕滑起霧,天候不佳,漏夜搜救未果。

今天凌晨6時持續前往搜救,上午8時20分搜救人員於聖稜線與烘爐地山附近尋獲迷途者,意識清楚,因近日山區多雨,全身淋濕,經搜救人員檢視無明顯外傷,惟有虛脫及失溫現象,搜救人員立即給予食物及礦泉水充飢恢復體力,由搜救人員護送至烘爐地登山口,由家屬自行帶回。

縣消防局共出動救援車輛2車次、救護車2車次、消防人員10名、義消13名,羅東林管處也動員人員4名,克服颱風後天雨路滑及山區視線不良等不利環境,全力投入完成搜救。

12人攀爬桃園唐穗山,失聯者仍未尋獲

北部山友12人7月25日時,透過網路揪團,一起攀登復興區唐穗山縱走。位於桃園市復興、宜蘭縣交界的唐穗山高約2000公尺,與鄰近的稜山合稱「復興雙障」,唐穗山縱走稜山,單程6小時才能到山頂,高度落差超過1000公尺,整個行程約需12小時,且路徑多數在濃密的樹林當中,溼滑不容易走,是具有挑戰性的路線。

據了解,賴男、周男與山友一行人自唐穗山登山口進入山區,然而該臨時登山團成員走到下午,由於其他10人的體力較好,按既定計畫行程繼續登山,但是賴男、周男2人體力不濟,於是告訴其他成員,要結伴一起返回登山口,其中一人還把汽車鑰匙交給周男,不料賴男回程途中,走不動決定向桃園119求助,並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周男這時決定自己繼續返回登山口,消防局第四大隊、特搜大隊組成搜救隊伍上山救援,在唐穗山山路救出賴男後,卻發現單獨繼續走的周男,一直遲遲未返抵登山口而失聯,身上又未攜戴手機,無法聯繫,搜救隊伍持續再山區沿途搜尋卻仍未尋獲。後來颱風來襲,夜間山區搜尋困難,讓救援工作變得更加困難,搜救人員持續擴大搜尋,目前仍在持續搜救中。

消防局說明脫隊迷路時該怎麼做

消防局呼籲,民眾登山前應備妥相關登山器具及裝備,攜帶保暖衣物、雨衣褲、飲水、糧食、智慧型手機、GPS及口哨等裝備,務必結伴同行,遵循指標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如遇脫隊迷路時折回原路,或尋找避難處所靜待救援,於空曠處、樹幹標示明顯記號,或反光板折射、吹哨子,引起救援人員注意。

著有《登山新手必備指南:為台灣登山量身打造的圖解入門百科》的李嘉亮曾分享,一旦發覺自己脫隊迷路,在原地待援是最好的方式;假如因為驚慌亂闖試圖自救,反而容易造成麻煩。為了以防萬一,隨身攜帶的個人裝備最好準備齊全,入夜後才有睡袋可保暖,有雨衣可遮露水,就地做好防潮保暖工作等待救援。

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記號,例如包裹糖果的鋁箔紙做成小三角形,放在地面也是非常好的指標,因為任意棄置的糖果紙不會是三角形的;不但能幫助隊友找到自己,自己也可以沿著路標找回原先發現迷路的定點。

李嘉亮也分享,不論是點火、吹哨子、呼喊、無線電通訊,請謹記「整點呼救」守則。因為當等待救援時胡亂呼喊,搜救隊員的腳步聲、走路強烈的燈光,常常遮蓋了微弱訊號,所以搜救隊員每當整點時保持肅靜,儘可能關燈暫時停止所有的搜救行動,把這個空檔留給等待救援的落難者,此時呼喊、吹哨子、打燈號,靜下來的搜救隊伍,更能掌握這些微小的訊號。

延伸閱讀

  • 50歲男攀劍龍稜脫水抽筋獨自下山後身亡,山友:天氣這麼熱,水沒帶夠不要去
  • 我在山上迷路了怎麼辦?被救者、搜救員的「登山迷路指南」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搞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