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原來《尋龍使者》裡的西蘇不是龍?談北東南亞「那伽」風格的轉變

傣、原來亞那泰、尋龍西蘇寮、不龍撣等「Tai族群」經常傍水而居,談北與水的東南關係密切,他們之所以重視水域,伽風格是轉變因為主食為米,河川能幫助他們灌溉農田與提供漁獲,原來亞那正如泰國諺語:「水內有魚,尋龍西蘇田內有米。不龍」(ในน้ำมีปลาในนามีข้าว,談北naj nam mii plaa naj naa mii khaaw)有了水,東南就能解決民生需求。伽風格除了生活目的轉變外,在往昔烽火連綿的原來亞那歲月裡,河川還可以幫助「Tai族群」征戰與遷徙,因此「水」對他們來說,有保命、養生、祈福與潔淨等多重意義。

「Tai族群」歷來的活動範圍內,瀾滄江、元江、怒江及金沙江流域是四大聚居水域,其中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從雲南省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後改稱為湄公河,輾轉流入東南亞,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國,它是亞洲重要的跨國水系,這條大河不僅對Tai族群重要,也是北東南亞許多族群的重要經濟命脈,兼具民生與文化意義,相傳水神那伽(Naga)就居住於湄公河底,所以湄公河流域是那伽信仰的中心。

Taikadai-en1Photo Credit:
「Tai族群」分佈區域

2021年迪士尼動畫《尋龍使者:拉雅》(Raya and the Last Dragon)主角西蘇的原型就是東南亞那伽,雖然片中還是稱祂們為「龍」(dragon),但龍跟那伽實際上是兩個概念,祂們的文化跟形象有所不同。「龍」是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特指文化中國)神獸的主要認知,所以在日常溝通上,常會沿用「龍族」來統稱其它與龍相似的神獸,包括那伽在內。

泰國學者索維特(โสวิทย์ บำรุงภักดิ์,Sowit Bamrungphak)曾分析泰國文化中常見的四種神獸:大蛇(พญางูใหญ่,phaya ngu yai)、那伽(พญานาค,phayanak)、巒(พญาลวง,phaya luang)和龍(พญามังกร,phaya mangkon),其形象分別是大蛇、有頭冠的蛇、有四腳的龍蛇混合體,以及有角有翅的龍,最後依其特性說明大蛇存在於地,那伽存在於水,巒存在於氣,而龍存在於火中。

雖然索維特可能不清楚龍有五行之別,並非只有火龍,但他的研究至少清楚指出,在泰國人的觀念裡,那伽和龍是不一樣的,儘管某些人不了解或為了迎合華人觀光客,會將泰文「พญานาค」(phayanak)或「นาค」(nak)翻譯成「龍」,但在泰文字彙中,「มังกร」(mangkon)是龍,「พญานาค」是那伽王,兩者定義不同。

圖1__那伽與龍的名稱混用-minPhoto Credit:張雅粱
那伽與龍的名稱混用,筆者攝於泰國清邁府素貼山

那伽(Naga)一詞源自梵文,其在南傳大藏經《犍度》中的形象原本是蛇,並區分為毘樓羅阿叉蛇王族、伊羅漫蛇王族、舍婆子蛇王族和瞿曇冥蛇王族等四類,其中毘樓羅阿叉蛇王就是華人所熟悉四大天王的「廣目天王」。

雖然佛經如此記載,但解讀在人,文化流傳的過程中,那伽的名稱跟形象都因在地情境而產生變化。例如泰、寮地區就有Naga、Ngeuak、Namngeuak-ngu、Namngum等多種用語,而不同國度的那伽形象也有所差異,據說古印度文化裡的那伽是指眼鏡蛇,傳到高棉後,那伽成了眼鏡蛇王;之後進入湄公河區域,那伽造型又轉變為有頭冠的蛇;另在中國西雙版納,那伽的形象則與龍產生了融合。各地的神話、神蹟和在地解讀讓那伽形象一再糾葛於龍、蛇之間,從蛇形、龍形到那伽,隨著地域改變,那伽的形象與文化意義也隨之變化。

圖2__佛陀與四大天王-minPhoto Credit:張雅粱
佛陀與四大天王,筆者攝於泰國訶叻府Wat Sa La Loi

就藝術史角度而言,藝術造型之所以發生變化,往往有在地因素來支撐解釋,如西歐哥德式建築如果沒有當時教堂重建或擴建的社會需求,就不會導向高聳削瘦的建築風格,那麼,那伽造型為何會從蛇形轉變成「有頭冠」的大蛇呢?這個「頭冠」是東南亞那伽與龍的辨識標準,它不但區別了那伽的藝術風格,也成為現在北東南亞那伽造形的重要特徵,像《尋龍使者》裡的西蘇造型就是依此而來。

東南亞那伽造像因地制宜,若從柬埔寨暹粒沿湄公河上游走,可看見那伽造型的變化。首先是典型的高棉型制,這在吳哥隨處可見。1992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吳哥古蹟,9世紀到14世紀的神廟建築群巍峨矗立於洞里薩湖旁,其建築結構體現了當時高棉的宇宙觀與神王崇拜(god-king cult,註1)。吳哥神廟群的建築有規律可循,其中之一就是使用那伽元素;由於那伽掌水、掌土和掌財,自古以來一直是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守護神,因此吳哥神廟群使用那伽鎮水、護衛,期許吳哥城得以遠離水患、乾旱與邪魔侵擾。

就吳哥窟為例,神廟的那伽呈巨蛇樣貌,肩負重責的盤據在建築的最外圍,以兇惡姿態喝阻妖魔、捍衛聖地,而蛇身則形成通道,越過護城河,引領入廟。那伽在吳哥文化裡,除了能驅魔,也有天梯涵意,在浪漫的想像中,那伽所處吳哥窟神廟的位置,有如是通往天堂淨土的嚴峻關卡,必須過得了那伽這一關,才得以進入聖殿。

圖4__吳哥窟那伽橋-minPhoto Credit:張雅粱
吳哥窟那伽橋,筆者攝於柬埔寨暹粒吳哥窟

高棉型制的那伽以多頭著稱,其中7頭那伽最為常見;造型上,那伽頭部大展,聚集成菩提葉形,彷彿盛怒的眼鏡蛇王,隨時備戰。高棉的那伽諳水性,故而大鼻、裂嘴,蛇頭正反兩面均有那伽形貌,現憤怒狀,這是特色;中間的那伽王頭形最大,目光兇惡、直視前方,兩旁的小那伽,頭形略小,上下層次排遞,眼光一致望向那伽王,聽令行事。由於那伽是水神,所以常以水紋做為裝飾,其胸前與背後或刻有圓形徽章;相較於頭部的細緻水紋,那伽身軀素樸許多,沒有過多綴飾,筆直打造成為橋樑,表達承載與接引之意。

圖3_高棉型制的那伽-minPhoto Credit:張雅粱
高棉型制的那伽,筆者攝於柬埔寨暹粒吳哥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