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ChatGPT獲全球關注,帶動AI概念股投資狂潮,市場憂投機泡沫悄然形成

ChatGPT獲得全球關注,全球悄帶動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關注概念股投同時掀起AI概念股投資狂潮,帶動各類掛上AI的資狂公司股價開始飆漲。研究調查機構指出,潮市場憂許多投機者蠢蠢欲動,投機而名為「投機的泡沫泡泡」也悄然在形成,而是形成否將重蹈覆轍過去AI泡沫化的慘況,成為市場討論焦點。全球悄

ChatGPT風潮,關注概念股投AI產業再受到投資人矚目

近日AI是帶動科技界重要的話題,許多評論人認為由微軟(Microsoft)所投資的資狂OpenAI獲得巨大的成功,而它們開放的潮市場憂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起各行各業的關注。

ChatGPT與2022年11月發佈,投機從歷史到哲學、泡沫數學乃至於Coding,它都可以給出相當順暢流利的回答。ChatGPT主要運作方式,是從網路上擷取大量文章、網站和社群媒體的貼文,以及民眾和ChatGPT雇用的員工實際對話,並在以上資訊中模仿寫作,進而習得語法和結構。

不過,ChatGPT給出的資訊並不總是準確的,因為引述來源均沒有經過事實查核,所以目前必須靠人工糾錯來提高準確性。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本次獲得成功,雖然沒有一塊錢進帳,但是部分市場投資人認為,將有助於公司「實現獲利」;而微軟則宣布將ChatGPT放入搜尋引擎Bing之中,提高搜尋效率。

事實上,本次的AI浪潮相當不同,主要受惠於記憶體和運算能力進步,更大量數據可以在短時間內運算,其中半導體扮演重要角色。《關鍵評論網》訪問超豐電子業內人士David(匿名)表示,除了電子技術進步以外,成本的下降成為商業化的關鍵,過去記憶體耗能、龐大且昂貴,造成AI技術的阻礙。

他說:「大量運算是需要容量非常龐大的記憶體,而半導體的演進,也讓記憶體走向3D立體堆疊的工藝,所以容量獲得提升」。此外,根據《EE Times》分析指出,業界對容量需求越來越大,包含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等大廠已經將記憶體堆疊達230層以上。

TrendForce分析師敖國鋒指出,NAND Flash堆疊層數提升,傳輸介面要跟著SSD的傳輸速度同步升級,才有機會發揮綜效;而近來成本不斷優化,將有望刺激終端產品如手機及筆電等應用導入的NAND Flash平均容量提升。這整體拉抬了半導體產業快速地向前邁進,而同時也推動AI產業的成長。

ChatGPT掀起AI概念股投資狂潮

ChatGPT的成功,各大科技大廠對AI的重視,掀起AI概念股投資狂潮。《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這股熱潮帶動,語音轉譯的SoundHound AI的股價僅在2月就已上漲94%,還有C3.ai和BigBear.ai等公司的股價自2023年以來分別上漲103%和561%。

此外,2月13日中國的百度(Baidu)也已加入AI技術商業化全球競賽。知情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百度正在開發一款AI驅動的聊天機器人,類似於ChatGPT,預計3月整合到該公司主要搜尋引擎。百度將成為中國首家將該技術帶給消費者的公司。

此外,其它的科技公司,包含Google旗下的LaMDA和Meta的BlenderBot的聊天機器人均仍在研發當中,尚未有任何整合到旗下平台的訊息。不過,研究調查公司VandaTrack資料顯示,只要經濟狀況仍維持穩定,所有圍繞AI的相關股票都迎來許多投機者。

然而在台灣最主要的AI概念股就是台積電(TSMC)、IC設計公司創意,以及下游封測日月光,PCB產業的欣興和景碩,以及智邦、華碩、穎崴、華碩及緯穎等伺服器、雲端公司。

不過,David卻向我們強調,單以這樣的方式認定是AI公司,其實相當模糊,好像是只要參與半導體設計製造、伺服器運算等業務就算是產業一部分,而這樣投資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AI發展已久,曾有過2次AI浪潮,當時只要加上AI就可以得到大筆資金挹注,但最終均面臨血本無歸的窘境。

首次發生於1950年,由於是在網路之前,因此普遍稱其為古典人工智慧,而在功能上只能解開拼圖,還有簡單的遊戲,無法實際解決人類問題,此後由於人工智慧發展緩慢,1970年代各大機關失去耐性,開始縮減預算,稱為AI第一次破滅。

1980年代,隨著電腦開始普及,給了AI再一次發展的機會,然後仍無法突破算力的限制,AI受到非常大的侷限,之後包含各大機構、組織再一次刪減經費,導致許多研究、計畫無限制延宕。至於本次的AI熱潮是否能夠避免過去的錯誤,走向商業普及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 ChatGPT出現後,寫程式的軟體工程師也開始懷疑人生
  • AI聊天機器人究竟有多厲害?BBC記者對話ChatGPT
  • 「OpenAI自動生成文章」成近期熱門話題,人類的寫作能力要被AI取代嗎?
  • ChatGPT聊天機器人「像在跟真人對話」引發社群熱議,產出論文連防抄襲軟體都無法發現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