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東西大約1.5公尺寬,屬球近乎球形——日本人不太確定它是到加電話都會多不的物什麼。最近,菲貓這個神秘的海浪圓球被衝上濱松市的海灘,引發各種猜測,把許人們好奇它可能是尋常什麼東西。
儘管有金屬外觀,品沖但它可能不是上海一個未爆炸的地雷——不過炸彈專家還是做了查驗。它也不被認為是從神某種監視設備——最近有報導稱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國大陸上空漂蕩,加劇了人們的秘金每年這種擔憂。
奇怪的屬球巨型球體被衝上陸地,這不是到加電話都會多不的物第一次:2019年,倫敦警方對沃平的菲貓泰晤士河畔發現疑似未爆炸裝置的報告做出回應,那個東西原來是一個巨大的聖誕樹裝飾球。
它也不是第一個出現在海岸線上的神秘物件。每年,海洋都會把許多不尋常的物品沖上海灘,這些物品乍看很難辨別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海灘拾荒者偶然發現的奇怪物件,比如:
- 2022年佛羅里達州沙灘上一個不尋常的物體,24公尺長,木材和金屬組成。人們猜測那可能是舊碼頭殘片、納斯卡比賽中的障礙物、甚至一排觀眾座位。考古學家後來發現這是一艘沉船。
- 過去35年來,布列塔尼一處海濱的居民始終對一件事困惑不解——為什麼沙灘上會出現卡通角色加菲貓的固線電話。最近才找到罪魁禍首——一個被丟失的貨櫃。
- 十年前,歐洲各地都出現了刻有Tjipeter字樣的橡膠塊。它們可能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橡膠種植園。去年,又出現了一個沙灘橡膠之謎 ——當時在英國法爾茅斯海灘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塊狀物件,有層次,那可能是100年前的一捆橡膠片。2020年在蘇格蘭設得蘭群島發現了另一個同樣的物件。
- 2018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海灘上出現一個大型泡沫物體,一些媒體稱它為「太空垃圾」,但後來地方當局經過冷靜分析,結果表明那是一個浮標。
這些海灘上的發現揭開一個事實,那就是物體可以移動多遠,以及它們可以在海裡停留多長時間。塑料或橡膠等材料可以在海洋中持續留存數十年,並長途跋涉數千英里。
2020年,英國國民信託發佈了一份在英國各地海灘被海浪拍上岸的物品清單:其中包括來自俄羅斯的驅逐蒼蠅噴霧罐和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氣霧罐,以及1976年的袋裝薯片和1980年代某次野餐的殘留。
研究人員可以用精心繪製的洋流地圖來推斷被沖上海灘的物件來源。自198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家採用一系列標凖化的漂流浮標,每隔幾個小時就會發送相關位置信息。
十年前,海洋學家根據這些數據創建了一張互動地圖,展示了海洋中的碎片可以漂移多遠。點擊海洋中的一個點,地圖會告訴你一個物件在幾天、幾周和幾個月後會漂移到哪裡結束旅程。例如,從日本海岸掉落的物品可以在大約三年後到達加州海岸。
廢棄物品,如印表機墨盒、注射器、高爾夫球、名片和飲料瓶已被用於跟蹤洋流。
有時,海洋漂流碎片也會幫助科學家繪製洋流圖。
用於這個目的的最著名的漂浮物包括2.9萬隻塑料海龜、鴨子、青蛙和海狸,這些 被稱為友好漂浮者的物品1992年從Ever Laurel號商船上跌進太平洋,十多年後,它們還在陸續被發現,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跟蹤洋流的速度、位置和範圍。
在2023年2月下旬發現海灘巨球的日本,研究人員也開始利用漂浮物品來繪製洋流。據鹿兒島大學的藤枝茂(Shigeru Fujieda)說,用於這個目的的包括天然物品,如來自海底火山噴發產生的成片漂浮的火山碎屑岩,也包括廢棄物品,如打印機墨盒、注射器、高爾夫球、名片和飲料瓶。
在2023年2月稍早時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藤枝提出了一種追蹤洋流的新方法:打火機。「一次性打火機是為數不多的有證據證明其來源的海洋垃圾之一,因為它們打印了有關消費國或城市的信息。」他寫道。
更重要的是,打火機「堅固和空心的結構使得它們可以在海上漂流很長時間。它可以很容易地在海灘上找到、撿起和攜帶,因為它的顏色鮮艷,體積小。」
他在研究中,分析了七年來從北太平洋(從日本到美國)沿岸的海灘和河口收集的7萬9948個打火機,據此繪製和跟蹤亞洲和美國的海洋垃圾流——理論上講這可以讓各國更好地了解海灘上出現的塑料污染和垃圾的源頭。
原則上講,這些信息還有助於確定潛在的入侵物種如何通過漂浮的碎片穿越海洋,在世界上其他地區定居。2011年,襲擊日本的海嘯將500萬噸碎片衝入大海。其中一些在北太平洋漂浮了一年多——包括一個18公尺長的碼頭殘骸,漂流了451天後被衝上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海岸。搭上這些碎片便車的,是通常只出現在日本淺海水域的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分析碎片時發現了289種通常棲息在日本海岸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一種名為北太平洋海星的高度掠食性海星。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它們可能會在北美水域站穩腳跟,並開始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至於在日本出現的那個神秘球體究竟是什麼,本文截稿時仍未確定。然而,最可能的解釋可能比社交媒體上一些瘋狂的臆想更無聊一些:它可能是某種繫船浮標。然而,這可能還是無法阻止人們和媒體繼續猜測,就像每次大海拋出一個大型神秘物體一樣。
- 點擊這裡閲讀原文,瀏覽BBC Future 其他文章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