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6.9级地震,为何千里之外的江浙沪有震感?
导读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https://s0.pstatp.com/tt_player/tt.player.js?台湾v=20160723"></script>现代快报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https://s0.pstatp.com/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现代快报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度,东经121.30度)发生6.9级地震,地江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为震感 这次地震,何千沪江浙沪一带均有感,台湾其中南京、地江苏州、震为震感无锡、何千沪常州、台湾南通等地部分高层建筑震感明显。地江 台湾地震,江浙沪一带有感 “当时,何千沪我躺在床上,台湾一阵眩晕,地江还以为自己生病了。震为震感然后发现,衣柜里的衣服在晃,墙也在晃。我心想,不对头,是地震!”黄女士家住南京河西梦都大街紫晖时代广场26楼,因为震感强烈,她和丈夫俩一口气从家里跑了出来。跑下楼,黄女士发现,也有人和她一样跑下楼的。小区里,三三两两的人。”我们小区群里,大家都在说,15楼以上的,震感都比较强烈。” 浦口区高层住宅楼的严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家里灯具晃动得厉害,时间还不短。” 和黄女士一样,浙江也有不少人跑到了楼下。微博上,“杭州在晃,光速从14楼跑到楼下”“杭州16楼及时跑出”“晃得我头发晕,吓得我赶紧下楼了,坐标西湖区15楼”……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地震后,福建厦门、泉州、福州等震感明显,广东、浙江、上海、江苏部分地区亦有震感报告。微博上,大家分享着感受:“苏州28楼有震感”“无锡28楼有震感”“在常州晃得头晕”“苏州也有,我还以为贫血犯了,但男朋友也一起感觉到了。” 相距1000多公里,为何有感? 从9月17日开始,截至目前,台湾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其中,9月17日台湾台东6.5级地震和9月18日台湾花莲6.9级地震,造成江苏省部分地区有感,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部分高层建筑震感明显。 为何千里之外,依然有震感?南京市地震局专家解释说,地震波分为P波和S波。P 波就是纵向波,会上下晃动,传播速度比较快,但南京离花莲有1000多公里,纵向地震波是衰减传递的,到南京时已经微乎其微了。而S波则是横向波,传递速度相对慢,到南京时还有一定强度,市民会感觉到摇晃。 江苏地震台高级工程师杨云也给予了解释。他说,地震发生时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会引起地面振动,就可能造成有感。一般来说,地震震级越大,距离震中越近,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动就越强,其影响范围也就越大;事实上,江浙沪地区经常会受到台湾地区以及附近海域强震的影响。 而距离台湾地震千里之外还有较强的震感,主要因素有三个。首先,地震发生后,会有各种频率的地震波产生,其中低频地震波频率与高层建筑物的固有频率更为接近,容易引起高层楼房的共振反应,所以住在高层的人们震感更加强烈。其次,和建筑物所处场地条件有关,当建筑物位于沉积盆地或者地表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松软土层的低密度性,对地震动有显著的放大效应。最后,震感也和人们的敏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较为安静的状态下更加容易感受到地震。 同时,杨云提醒大家,随着我国抗震设防能力的不断提高,远方强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家沉着冷静对待,不必过于恐慌。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这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表示,这次台湾花莲6.9级地震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地震。据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2022年1月1日至今,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533次,其中3.0级——3.9级388次,4.0级——4.9级105次,5.0级——5.9级30次,6.0级——6.9级10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分别是1月8日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的6.9级地震和9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发生的6.9级地震。 在17日晚,台湾地区发生6.5级地震后,大小地震不断。6月18日下午,台湾地区发生6.9级地震后,台湾气象部门地震预报中心主任陈国昌表示,这起地震才为主震,包含17日晚上的地震以及原本预测为余震的,都是属于这起地震的前震。 现代快报+记者 储希豪 胡玉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开工有礼】抽奖活动开始啦!中奖率100%!
- 【小說】小川洋子《小鳥》選摘:大家又想起「小鳥叔叔」的時候,他已經死了
- 微軟發表Microsoft 365 Copilot,「AI副駕駛」讓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20%工作
- 【動畫】《終末的女武神》第二季:繼第一季「捧乳座椅」造成風潮,後續人神大戰有何看點?
- 日本持續降雪 新潟縣魚沼市積雪深達322厘米
-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阻撓南海海纜鋪設,台灣受害;中華電信投資SJC2海纜遭延宕超過一年
- 一天見16次日出日落,穆斯林太空人齋戒月免禁食
- 有慢性病也能減少吃藥嗎?藥師傳授「四大絕招」讓減藥一點都不麻煩
- 日研究揭示糖尿病發病初期的新分子機制
- 日本教授研究女性為何加入自衛隊?女隊員答:希望成為疲憊男性隊員的心靈綠洲
- 香港大律師公會相隔5年再訪京,雙方恢復溝通
-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阻撓南海海纜鋪設,台灣受害;中華電信投資SJC2海纜遭延宕超過一年
- “夺命”蜱虫怎么破?
- 2023奧斯卡現象(二):檢視近年數據與結果,美國影藝學院真能擺脫「老白男」的標籤嗎?
- 45歲念大學遭同學拍片霸凌「該退休」,103歲人瑞網紅打氣:追逐夢想永遠不會太晚
- 馬來西亞女大生命案二審維持死刑判決,2次量刑鑑定結果都顯示「再犯可能性高」
- 奥科集团力创专业科研直播讲堂
- 人妻蒐證丈夫外遇獲民事賠償,為何反被檢方起訴妨害秘密罪?
- 2023《世界快樂報告》:台灣超越日韓名列東亞第一,墊底的阿富汗「快樂公平程度」卻最高
- 八歲小孩都能看懂的「矽谷銀行」倒閉風波:「雷曼兄弟」事件是否正在重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